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藍藻防控戰 >> 

無錫城市飲用水安全系數體系不斷完善

時間:2009-05-31 來源:無錫日報 作者:

隨著夏季來臨,城市供水安全問題再度成為無錫市民關注的焦點――與高溫天氣如影隨形的太湖藍藻,是否會再次影響到自來水的質量?市自來水總公司負責人日前告訴記者,這種擔心可以消除。經過近兩年大規模硬件建設和軟件升級,無錫市供水行業無論生產規模、技術水平,還是應急調度和處置能力,都與兩年前不可同日而語。城市供水安全體系不斷完善,市民用水“安全系數”大幅提升,能夠應對太湖藍藻的“騷擾”,確保今夏城市供水安全。

投入巨資開辟長江“第二水源”和太湖取水口延伸,使自來水“源頭”更加清潔安全

2007年5月底,無錫市因太湖藍藻暴發而出現供水危機后,市委、市政府以空前的決心和力度,推出了以保護生態環境、治理太湖污染、確保供水安全為宗旨的“6699行動”。在鐵腕治污的同時,相繼加快實施長江供水工程、迅速展開南泉水源廠取水口延伸等重大項目,使全市供水系統的安全系數首先從源頭上得到提升。

這是兩個在錫城供水史上值得銘記的日子:去年3月30日,長江供水一期工程竣工投產,世代枕湖而居的無錫市民,從此告別單一的太湖供水歷史,迎來了太湖水、長江水并舉的“雙水源時代”;去年12月26日,長江引水二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使“長江水”的日供應能力從一期的40萬噸提升至80萬噸,供水范圍覆蓋全部無錫市區,基本確立“江湖并舉、雙源供水”的供水新格局,使無錫市應對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大大提高,應急調度更加自如。專家介紹說,過去單純依靠“太湖水”時,一旦太湖出現藍藻暴發等生態災害,便會直接影響市民飲水安全。如今有了兩個水源地后,可以根據水質預警監測情況,隨時調整供水方案。

在開辟長江“第二水源”的同時,無錫并沒有放棄太湖水。去年5月竣工的南泉水源廠取水口延伸工程,猶如一根“超級吸管”,把取水頭部伸入離岸3公里多的湖心。檢測表明,“湖心水”比岸邊的太湖水質量提高了一個等級,氨氮等指標都大幅降低。此外,新鋪設的3公里“吸管”與原來的取水口連接處,還安裝了一個控制閘門,既可從3公里遠處抽水,又可從原取水口取水。這樣,當太湖出現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時,就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在2個取水口中選擇一個水質較好的地點抽取湖水。

深度處理、尾水處理、管網調整……接踵實施的一系列重大飲水工程,使供水系統更加先進完善,更多市民用上了更加優質的自來水

中橋水廠是目前無錫市以太湖水為“原料”的最大制水廠,日生產能力達60萬噸。去年5月底,南泉水源廠取水口延伸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從距岸3公里處抽取的優質“湖心水”,在中橋水廠制成符合國家新飲用水質量標準的優質自來水。如今,這座水廠正在實施的深度水處理工程,則將使“太湖水”質量再上新臺階。據專家介紹,在原有工藝基礎上實施深度處理后,為自來水處理工藝增加了一道更安全的屏障,使相關的水質指標及飲用口感均獲得更大提升。目前,中橋水廠自來水深度處理工程已開始土建與管道改造,設備招標也已展開,工程于今年年底竣工投產后,在原有基礎上對自來水進行深度加工,將使出廠水的水質達到或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與此同時,在錫東、雪浪等水廠,旨在減少自來水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實現自來水“清潔生產”的尾水處理工程,目前也在緊張實施。錫東水廠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該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每天可以處理5000噸左右尾水,阻止約10噸污泥進入湖河。據介紹,無錫市大部分自來水廠都對尾水實施了處理,大部分水中懸浮物被截留,從而實現了達標排放,此舉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F在,無錫市其它各水廠的尾水處理工程均已開工建設。其中雪浪水廠土建主體已完工,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年內這些尾水處理工程竣工后,無錫市所有自來水廠都將成為無污染的“清潔生產”企業。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