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藍藻防控戰 >> 

環太湖五市政協委員建言太湖保護和治理

時間:2009-05-31 來源:無錫日報 作者:朱敏

飲水思源,保護母親湖,是太湖流域兒女共同的責任。在5月27日舉行的“攜手保護太湖,實現永續發展”議政建言會上,來自無錫、湖州、蘇州、嘉興、常州五市的政協委員就如何保護和治理太湖暢所欲言,提出了富有針對性、參考價值較高的意見和建議,表達了心系太湖、力爭使太湖早日實現碧波美景的良好愿望。

加強環境監測和網絡建設,實現資源共享是政協委員們談論最多的話題。無錫市政協委員汪春認為,無錫和湖州地處太湖西北部和南部,是夏季藍藻集聚的重災區,環境監測任務和要求重于流域內的其他城市。她表示,江蘇、浙江兩省以及環太湖流域各市應建立環境監測聯席會議制度,切實加強在信息資源、應對措施、后勤保障、輿論導向等方面的協調配合。同時,要強化藍藻監測預警工作,環太湖各市環境監測機構要根據各自不同區位、不同要求建立相應的監測網絡,實現環境監測“全覆蓋”。此外,要盡快成立“太湖研究院”,系統研究有關藍藻暴發的機理和藍藻的種類、污染源控制、生態修復等相關技術工作,為太湖治理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

作為一名水利工作者,無錫市政協委員季永東深刻感到,保護和治理太湖,轉變執政思路理念和經濟增長模式、實施水循環經濟十分關鍵。他認為,無錫發展水循環經濟可從幾個方面進行探索實踐。首先是發展水循環型工業經濟,實施工業污水再生回用,污水處理廠尾水再生回用,污水廠污泥資源化綜合利用等,削減入水污染負荷。其次,發展水循環型農業經濟,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建設農田生態溝,推廣生態農業園(場)建設。同時,控制生活污染,對游泳、沐浴、洗車行業等公共生活污水全部再生回用,不斷提高市民節水意識和節水管理水平,節水減污。

“在太湖的外部污染總量中,由農藥、化肥、畜禽糞便、水產養殖、農村生活垃圾等引起的農業面源污染所占比例持續上升,目前已超過50%,嚴重破壞了太湖的水環境。”湖州市政協委員王海表示,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控和治理已成為太湖水環境治理的重點,且刻不容緩。他建議要盡快建立完善法規政策體系,統一制定和實施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治理的相關政策,使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強化流域內面源污染綜合治理,設立協調各地的流域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在各地農業發展規劃中引入農業環境評價和循環經濟的理念,從源頭上加強對農業生產的規劃和管理;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實施以沼氣利用為主的能源環境工程建設等;在保證防汛及水利設施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提高太湖水位,提升農村河網的水位,提高流域內綠色覆蓋率,以恢復河流的生態環境和自凈能力。此外,加快發展現代高效生態農業,加大對高效生態農業和環保項目的引資力度,積極引進外資和國外先進實用技術,為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助力。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