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今世界,環境保護已經成為百姓關心的熱點,媒體關注的焦點,政府工作的重點。做好環境保護工作,不僅需要政府的重視和領導,更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和支持。環保雖然已經作為一場全民參與的“盛宴”、公眾口中的“熱詞”,但很多人對環保還停留在一知半解,這既使得目前的環保一定程度上呈現出表面上的“繁華”與“喧鬧”,也因為各種誘惑的驅使,使得環境問題的解決更趨復雜。為此,省環保廳、湖南日報共同策劃一組環境保護的普法知識,促使人們冷靜、理智地了解環保、支持環保、踐行環保,為保護我省的藍天、碧水、青山,實現我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作貢獻。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環境保護法》所稱的“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發展,人類從環境中獲取的食物、資源、能源與排入環境中的廢物必然不斷增加,不斷接近和突破環境的承載能力和環境容量的瓶頸,并引發環境問題。因此環境問題雖然自古有之,但直到20世紀50年代,由于公害事件頻繁發生,才在發達國家掀起了反污染運動,從此環境污染與破壞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世界性重大問題。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了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環境保護工作提上了世界各國的議事日程。
斯德哥爾摩會議之后,我國就提出了“保護環境,造福人民”等環境保護32字方針。 1979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使我國環境保護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軌道, 奠定了我國環境立法工作的基礎。三十多年來,我國先后制定了《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一系列環境保護法律,國務院制定了《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等一批環境保護行政法規。此外,國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家有關部門發布有關環境保護的行政規章100多個,環境標準400多個,地方發布的環境法規和規章有 900多個。我省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有《湖南省環境保護條例》、《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等,省政府還出臺了《湖南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湖南省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等一批環境保護規章。
近年來,我省按照國家關于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推進了環保事業的快速發展。但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國家對環境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在實施主要污染物減排、湘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和全省造紙企業污染整治三個3年行動計劃中,配套完善了40多個環境保護的地方法規和政策文件,其中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完善環境功能區劃、嚴格項目環境準入、區域限批等措施在推動當前環保工作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開始了我省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
開創環境保護“三個轉變”的標志性事件是2006年底開展洞庭湖造紙企業污染整治,這一行動中,我省堅持“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原則,嚴格執行國家環保法律,并制定了高于國家紙漿造紙企業產能標準,擬定了洞庭湖區造紙產業發展規劃,這使得我省在順利關閉湖區234家造紙企業,實現洞庭湖水質全面達標后,又順勢開展我省非湖地區造紙企業污染整治,關閉各類小造紙企業761家。
2007年底,我省抓住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獲批并被賦予“先行先試”權力的契機,進行了環境保護的一系列改革,開展了“污染責任險”和“綠色信貸”等制度創新,大大推動了三個3年行動計劃的實施。通過實施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管理減排,我省提前一年完成二氧化硫減排目標;通過加大財政支持力度,2010年底可實現139個城市污水處理廠竣工運行,新增日處理能力387萬立方米,累計鋪設主次干管3994公里;在省委書記周強提出的“將湘江打造成東方萊茵河”的偉大夢想的驅動下,湘江流域8市上下齊心,對58家落后產能企業實施淘汰退出,對11家污染嚴重的企業實施整體搬遷,對384家造紙企業污染實施整治,對郴州市4大礦區198家小礦山實施整治和整合。通過上述多方面的努力,環境保護在促進我省“調結構、轉方式”發揮了抓手作用,同時推進了全省環境質量的整體提高,過去5年來,我省主要江河重點斷面水質達標率提高了17%,城市空氣質量提高了2%,空氣達標城市從7個提高到12個。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