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環保不作為和亂作為,必須盡快建立事前防范機制。只要環保部門在環境管理方面存在不作為、亂作為問題,無論是否出現重大環境事件,都應依法追究相關部門和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同時,必須賦予群眾、社會組織以環境起訴權,給他們起訴環保不作為的權利,以此制約和監督環保執法權力。
原本波清浪白、鳥飛魚躍,有碧!棒~倉”和“閩東夏威夷”美譽的福建羅源灣,因為一座違規鋼鐵企業――福建德盛鎳業有限公司的入駐,變得烏煙瘴氣,海水日漸渾濁,魚蝦死亡不斷。羅源灣生態幾近崩潰,禍起陸源污染,但當地人士稱,環評審批權“受污染”才是該區域生態岌岌可危的源頭。(8月20日《經濟參考報》)
近年來,“環評腐敗”案件多發,環評領域已成為違紀違法案件的“高危地帶”,很多重大環境污染事件是由于環保部門不作為、亂作為所致。一些地方職能部門只是把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掛在口上,而沒有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一些地方出于種種考慮,甚至對違法污染企業“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客氣地說,凡是污染嚴重的地方,往往都有當地政府的不作為和亂作為。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的環保不作為、亂作為才是“環境污染”的源頭。
環保權力“被污染”的后果無疑是嚴重的,它不僅導致國家環保方針政策得不到嚴格執行,環境違法行為得不到有效遏制,而且導致國家規費流失。有媒體報道說,貴州清鎮原環保局長楊貴斌濫用職權對排污企業少征4574萬排污費,被法院以濫用職權罪判刑3年。這條新聞極為深刻地說明了環保不作為后果之嚴重。更重要的是,環保不作為使群眾環境訴求得不到滿足,環境權益得不到維護。去年山西臨汾市堯都區魏村鎮吳家莊中心小學附近一家名叫山;S的企業肆意排放含苯廢氣和廢水,導致該校學生和吳家莊村民出現不同程度的頭痛、惡心等癥狀。當地村民持續3天在工廠門口抗議,并集體下跪,要求工廠停產。但該廠相關負責人閉門不見,廠內運作依舊。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