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環境執法 >> 環保法制現狀 >> 

惡性環境污染事故頻發 考問中國環保法治體系

時間:2010-09-14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陳景清

對此,專家初步分析認為,銅礦濕法廠位于汀江古河道上,前期連續的降雨使現河床與舊河床間出現壓力差,造成廠區溶液池區底部黏土層被掏空,致使污水池防滲膜多處開裂,滲漏事故由此發生。

事故發生9天后,也就是7月12日下午,福建省環保廳官方網站通報稱,紫金礦業集團公司旗下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發生滲漏,污染了汀江,部分江段出現死魚。

白花花的魚成片成片地漂浮在水面上,看著讓人心痛,永定縣洪山鄉碼頭多達二三十人的打撈隊正將打撈上來的死魚統一過秤后裝入麻袋,用車輛運往填埋場填埋。據此前媒體報道,污染事件已導致當地汀江流域和位于永定縣境內的棉花灘庫區出現了大面積的死魚和魚中毒浮起現象,據初步統計,僅棉花灘庫區死魚和魚中毒就達378萬斤之多。

上杭縣政府以挖坑深埋的方式,對大量死魚作無害化處理。處理點就設在岸邊,養殖戶們將撈起的死魚用編織袋裝好,政府部門調來的挖土機就將成堆的尸骸運進用于掩埋的深坑中。由于需要處理的魚類數量過于龐大,一些魚類等不及處理,就只剩下殘骸。

在場村民介紹說,為了加快處理腐敗越來越嚴重的魚尸,當地政府部門已在汀江沿岸開辟了十多個掩埋點,目前看到的魚類尸骸數量已是處理十天后的景象。豪康村養殖戶薛世芬告訴記者,該村270多戶村民中就有80多戶從事養殖業,而目前幾近絕收,村民只能接受現實。

為了補償群眾損失,縣政府對網箱養魚按每斤6元,對魚苗按每斤12元,全部進行收購。對部分死魚快速打撈、填埋,進行無害化處理,活魚放回汀江,并與養殖戶簽訂協議,所需的資金由政府先行墊付。

盡管如此,在紫金礦業發生滲漏污染汀江事件發生月余后,身處漩渦中的上杭縣漁民們不免有些失落。原因是,他們期待的漁業污染賠償并沒有因個人的爭取和努力得到政府部門的積極回應。

上杭縣璜溪村某養殖戶如此概括介紹目前的賠償方案,他說:“政府現在按照每平方米網箱43斤魚的標準賠償我們,并且以每平方米40元的補償價要求我們拆除網箱,逐漸轉產!

另一名豪康村養殖戶則抗議說:“永定縣的賠償標準是每平方米網箱120多斤魚,我們才43斤!差距太大了。”

盡管紫金礦業發生滲漏事件世人皆知,但上杭縣漁民仍然難以獲得滿意的賠償,漁業污染索賠之難再次顯露。對此,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和服務中心主任、資深律師王燦發教授表示:“漁業污染索賠其實不難,一旦發現污染跡象,就應立刻報告當地漁業環境監測站,請他們評估;同時啟動法律程序,被告如果不承認,就需要舉證表明死魚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而事實上,被告方一般很難提出有力證據!

大連港爆炸事件后,幾乎所有的焦點都放到了“爆炸事故及封港處理對大連成品油市場的影響”上。然而,大連新港油罐爆炸引發的大火因為原油泄漏和燃燒造成的次生災害對當地居民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

發生爆炸事故附近的一處海灣內,海面已經被厚厚的浮油覆蓋,沙灘包括停泊的船只已經被油層污染。有附近漁民說,已經在這里打了10多年魚,以前每天能打100多斤,隨著環境惡化,最好時每天也才打50多斤魚,現在又遇上石油污染,這讓他很擔心。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