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環境執法 >> 建言 >> 

港媒:地方政府應為污染丑聞負責

時間:2010-09-19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王會聰譯

上杭縣村民的遭遇絕非個案,紫金礦業造成的污染“僅是冰山一角”。分析人士認為,地方政府應為大陸發生的一系列污染丑聞負責。很明顯,沒有地方政府的縱容,企業絕不可能鑄成如此嚴重的大錯。北京大學環境法教授王錦(音)說:“這么多年來,我們一直在談論解決工業和化學污染,相關法律法規都已頒布實施,為什么還會這樣呢?”他說,每當公眾利益遭受侵犯,地方政府不僅未履行責任,還幫助相關企業逃避法律使之以極輕的處罰順利脫身。

在地方官員毫不知恥地盲目追求利潤的情況下,情況正變得越來越嚴重。國家環保總局的高官也將矛頭指向地方政府,“他們還有道德底線嗎?這或許是中國污染問題中形勢最為嚴峻的部分!杯h?偩衷2005年斥資10億元就土地污染問題展開了一項為期3年的全國普查,但調查結果至今沒有公布于眾。

據披露,去年發生的12件金屬污染丑聞,導致4000多人中毒并至少引發32次群體事件。在湖南、陜西、江蘇和廣東等省最近幾個月來接二連三發生重金屬毒害丑聞后不久,中國承諾馬上開展專項治理,解決這一迅速蔓延的問題。但專家表示,與已造成的危害相比,這種努力或許未免太少和太遲。據報道,中國近20%的農田正遭受來自化肥和農藥中化學物質的污染。最近幾年,包括汞、砷、鉛、鉻、鎘在內的有毒金屬泄露嚴重,不僅威脅淡水供給,還使中國主要江河湖泊沿岸數百萬居民面臨健康風險。

在金屬污染研究方面中國落后于工業化國家,現有只涵蓋了8種金屬的有關土地污染環境標準。環保人士表示,地方政府從向嚴重污染企業出租土地中獲得利益,這也會阻礙消除污染的努力。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