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環境執法 >> 建言 >> 

解決環境污染和生態危機的深層次問題

時間:2010-09-19 來源:中國城市經濟 作者:張秀冰 白桂梅

生態文明的行為規范有兩個層次,一是法律制度,二是倫理道德。法律制度用以嚴格規范和懲罰嚴重破壞環境的行為。倫理道德用以鼓勵和提倡公民、企業和政府部門的環境責任,并通過生態文明理念的內化、教育和輿論,提高國民的生態文明素質。

10.綠色和平的全球戰略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中,應當以綠色和平作為全球戰略的基調。

第一,遵守國際環境法的原則。要遵守“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即各國對保護全球環境的責任和義務是共同的;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這種共同責任是有區別的。要遵守“不損害他國環境與各國管轄范圍之外環境的原則”,各國具有按照其環境政策開發其資源的主權權利,同時亦負有責任,確保在它管轄或者控制范圍內的活動,不至對其他國家的環境或其本國管轄范圍以外地區的環境引起損害。

第二,警惕發達國家轉嫁環境污染。買賣雙方在公平貿易的原則下,可能會產生不平等的環境后果。因此,要警惕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通過WTO的游戲規則在世界各地攫取資源,把利潤輸入國內,提高本國的生態環境質量,把環境污染轉嫁到他國,并把全球生態危機的責任歸咎于發展中國家。

第三,堅持和平發展,共建和諧世界。對全球環境危害最大的是戰爭。無論世界大戰還是局部戰爭,都對全球環境造成嚴重危害甚至毀滅陛的災難。因此,從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在國際關系上要化解沖突,制止戰爭,確立和平發展、和諧世界的理念。

摘自《中國城市經濟》2009/5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