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環境執法 >> 環?偩 >> 

政績沖動觸碰環境承載底線 環保部啟動區域環評

時間:2010-09-16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還能承載多少重化工企業

過去幾年發生的環境事件并沒有遏制地方企圖靠重化工拉動GDP的沖動。有專家根據各地公布的發展意愿算了一筆賬,如果把五大區域所覆蓋的省、市、縣各個層面擬發展的乙烯產能加在一起,到2020年,這些地區乙烯的產能將比2007年增加1000%,原油加工量要增加248%。雖然這可能不是一個精準的計算,但足以反映地方發展重化工產業的愿望。

專家預測,未來一二十年,重化工產業將以數倍的規模擴張,而新增項目將會加重“三臨”的布局。比如,在渤海灣沿岸的15個城市中,有14個城市都把石化行業作為未來的支柱行業。專家擔心的是,未來地方經濟發展會形成對重化工產業的路徑依賴,因為重化工能帶來GDP的上升,越是這樣,地方越是有發展的沖動。

現有的重化工行業已經接近生態環境的承載底線,而未來各地政府規劃表中的項目,又去哪里要資源呢?專家們設想了幾個場景,是毫無節制發展可能帶來的后果。這幾個場景分別是,重化工產業急劇擴張,臨海港口大規模建設,臨海大面積布局重化工,小水電遍地開花?梢灶A計的后果是,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脆弱性加劇,海岸帶生態功能大范圍喪失,近岸海域的污染加劇,河流生態功能退化。如果說,目前還只是個別地區生態承載力接近底線,那么不加限制地任由重化工行業發展將導致區域的生態環境底線受到強烈沖擊。

在參與項目的專家看來,當務之急的是,需要在宏觀決策的層面選擇一些路徑,從源頭平衡地方經濟發展的沖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之間的矛盾。區域環評的作用,就是制定出各區域內的生態保護紅線指標,并根據區域內的資源承載能力,優化產業的布局,控制重化工產能的規模。

此次,為什么選擇上述五大區域作為戰略環評的試點?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解釋說,首先,這五大區域都是人口和產業的高密度地區,也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地區;其次,五個區域也是石化、冶金、能源等產業的主要分布區。從生態意義上,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特點,環保部希望每一生態區域都摸索一套適合的發展方式。

環渤海沿海地區,近海的污染相對較重,但作為經濟增長的第三極,未來發展的步伐還將加快。這一區域的典型癥狀是,污染已經有所積累,但還有高速發展的規劃;海峽西岸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沿海生態環境較好,特別是北部灣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這一地區需要探索的是生態基礎較好地區的發展模式;成渝地區探索的沿江地區的發展模式;黃河中上游本來就是生態極其脆弱的地區,也是若干大江大河的源頭區域,這個區域的開發利用又該如何進行。

區域規劃環評能否真正從源頭防范環境風險

這部涉及五大區域的戰略環評確立的原則是,地方政府未來可以繼續發展重化工行業,但前提是,必須確保當地生態功能不降低、資源環境不超載、排放總量不突破和環境準入不降低。專家也把這些標準作為未來區域發出不能突破的4條紅線。

專家們希望,這4條紅線構成的標準能促進地方政府在發展重化工產業的時候,要秉持優化國土開發空間格局,合理利用土地、岸線和水資源,逐步扭轉粗放的理念。

近年來,項目環評審批已經成為環保部門手中最硬的一張牌,特別是限批的制度使得地方政府和企業都清楚地知道,以往的污染治理任務完不成,或者有重大環境違法行為,那么新項目上馬就過不了環評的關。這次史上規模最大的區域,戰略環評有多大的效力,能否真正影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未來的規劃和決策?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說,他們希望這部區域戰略環評能影響正在醞釀中的“十二五”規劃,比如沿江、沿海、沿河的區域就不要再出現重化工行業遍地開花的局面。

一個好的苗頭是,在制定這部區域環評時,不少省區市都是分管的副省長參與研究,所以,這個項目的不少思路已經被他們認可,所以在制定當地的規劃時,已經吸收了不少相關理念。

另外,對環保部門來說,在未來項目的審批中,肯定得遵循規劃環保中確立的4條紅線。

上一頁 頁碼:[<< 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