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環境執法 >> 公眾 >> 

環保事件頻發引民眾關注 地方環保部門身份尷尬

時間:2010-09-15 來源:望東方周刊 作者:李靜

這個夏天,從大連新港原油泄漏到紫金礦業水污染,再到滔滔洪水中不斷發生的化學品泄漏事件,頻繁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讓國人的神經重新緊張起來。

7月底,彭博新聞社發布信息稱,2010年前六個月中國的突發環境事件上漲98%。一時間,人們對于中國能否在經濟擴張的同時不觸發更多環境災難產生擔憂。

本刊記者就此致電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部應急辦馮曉波處長首度回應稱,2010年1~7月份,環境保護部共接報并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119起,比去年同期增長35.2%。

“當前,我國正處于突發環境事件高發期。環境保護部接報的突發環境事件數量整體上呈遞增趨勢!瘪T曉波同時表示,2006年至今,僅環境保護部直接調度處置的突發環境事件就高達705起,平均每兩到三天就有一起,一些歷史上未曾發生過或是幾十年上百年一遇的環境事件,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突發環境事件頻發的背后究竟隱藏怎樣的玄機?

身份尷尬的地方環境保護部門

7月16日,當國人還在為發生在墨西哥灣的BP漏油事故大感擔憂,中國大連新港發生的一起輸油管線爆炸事故,將國人的視線拉回到了自己身邊。雖然兩起事故中的溢油數量遠不可比,但是在環境問題的價值觀意義上,敲響了同樣的警鐘。

眼下,能源和礦產需求的急劇增長導致了河流污染和漏油事故屢屢發生。這從根本上體現出,中國快速的經濟發展與環境承納能力之間的矛盾在日益增長并逼至一個拐點。

環境保護部應急辦任隆江處長指出,2010年1~7月共發生的119起突發環境事件中與能源、礦產相關的河流污染和漏油事件21起,約占總數的17.6%。在這些事件中包括了今年年初中石油公司蘭鄭長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線柴油泄漏事件,以及近期發生的福建紫金礦業泄漏污染汀江事件、大連輸油管道爆炸引發海洋污染事件等。

“嚴格說來,許多污染事件尤其是重污染事件都不能稱之為突發環境事件。因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長期積累和得不到有效處置的結果!比温〗硎。

紫金礦業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早在水污染事件曝光之前,紫金礦業就已經因嚴重環保問題未按期整改,被環境保護部數次點名。今年5月,環境保護部發文嚴厲批評11家存在嚴重環保問題的上市企業,名列榜首的正是紫金礦業。

紫金礦業為何屢批不改?甚至在事故發生后瞞報信息超過一周時間?不少公眾在網絡論壇中質疑中國環境立法不足導致對大型企業無法追究環境責任。對此,多位環境立法領域的專家向本刊表示,中國環境立法在世界范圍看是比較完善的,但是具體執行,顯得力度不足。

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別濤告訴《望東方周刊》,早在90年代,環保、公安、檢察院就聯合發過一個文件,明確要求涉嫌環境違法犯罪移送司法機關。也就是環境保護部門在檢查污染企業之后,構成環境犯罪的,要及時向檢察院、公安機關移送。

然而,這些條文到了地方,常上演一場“變形記”。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