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環境執法 >> 公眾 >> 

環保事件頻發引民眾關注 地方環保部門身份尷尬

時間:2010-09-15 來源:望東方周刊 作者:李靜

當務之急是補充社會監督力量

突發環境事件頻發的態勢,究竟如何逆轉和改變?綠色和平水污染防治項目主任馬天杰對本刊表示,政府對環境監管的力度有限,恐怕一時之間難以奏效。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更多的社會力量去輔助政府部門,加強對企業的環境監管。而社會監督的前提條件是要有信息公開。值得慶幸的是,政府部門近幾年在這個方向上有所進展,開始把更多的環境信息告之公眾。

別濤則指出,實際上,目前的證券法、證監會部門規定及環境保護部有關加強上市公司環保核查的意見里,都有環境信息披露的要求。環境保護部還出了一個意見,列舉了在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中應該披露的環保信息!斑@些都是強制性的披露!

但是,對于環境信息的披露,別濤表示,環境保護部門現在還沒有監管的手段,監管是在證監會!皩嶋H上,2008年在做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時候,本來準備兩家聯合發一個文,結果沒做成,F在指望更多社會的力量參與監督,環境保護部也正在努力,希望未來能參與監管!

“通過信息公開,讓社會的其他力量參與到監督中來,有助于補助政府監督力量的不足!瘪R軍說,這是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當務之急。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