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強物種資源保護和安全管理。
開展物種資源調查。建設物種資源的數據庫、種質庫和基因庫。建設物種資源就地、遷地和離體保護設施。建立物種資源進出口查驗制度,強化外來物種和轉基因生物體的生態影響監控、安全防治和應急機制。開展物種資源保護的宣傳教育,提高公民保護物種資源的意識。
5.加強開發建設活動的環境監管。
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有序的原則,抓好長江上游等流域的水利開發、黃土高原能源礦產開發、東北黑土地開發等重點開發規劃和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有效控制開發建設中的水土流失。加大生態保護執法力度,打擊破壞生態的違法活動。
加快建立礦山環境恢復保證金制度。推進礦山環境治理,促進新老礦山及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態恢復。強化旅游開發活動的環境保護,加大對旅游區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情況的檢查力度,重點加強對生態敏感區域旅游開發項目的環境監管,開展生態旅游試點示范。
(五)整治農村環境,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發展生態農業,優化農業增長方式。
1.重點防治土壤污染。
開展全國土壤污染現狀調查,建立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和監測制度,開展污染土壤修復示范。搬遷企業必須做好原廠址土壤修復工作,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污染超標耕地實行綜合治理;污染嚴重且難以修復的耕地應依法調整用途。嚴格控制主要糧食產地和菜籃子基地的污水灌溉,加大對菜籃子基地的環境管理。
2.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推動編制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規劃。開展農村改水、改廁工作,改善農村環境衛生條件;生活垃圾實現定點存放、統一收集、定時清理、集中處理;采取分散或相對集中、生物或土地等多種處理方式,因地制宜推進鄉鎮生活污水處理;結合舊村改造、新村建設,美化村莊環境,改善村容村貌。完成1萬個行政村的環境綜合整治,建設2000個環境優美鄉鎮。加大農村企業污染監管和治理力度,禁止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城鎮垃圾及其他污染物向農村轉移。
3.防治農村面源污染。
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開展農村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的試點、示范。推廣科學施用農藥、化肥,提高農藥、化肥利用效率。推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和生態農業。推廣農業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以沼氣建設為紐帶,合理利用秸稈資源,加強集中式畜禽養殖場污水、糞便綜合利用和處理,提高農戶沼氣普及率。
(六)加強海洋環境保護,重點控制近岸海域污染和生態破壞。
以削減陸源污染物排放為重點,以重點海域污染治理為突破口,加強海洋生態保護,提高海洋環境災害應急能力,改善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1.努力削減陸源污染物入海量。
強化直接排海工業點源控制和管理,確保穩定達標排放。加快沿海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場的建設。強化對污泥和垃圾滲濾液的處置,防止產生二次污染,繼續在沿海地區深入開展禁磷工作。
2.加快重點海域污染治理。
深入開展渤海碧海行動,力爭渤海水質有明顯改善。加快編制并實施長江口及毗鄰海域、珠江口及其海域污染治理規劃。以重點海域污染治理帶動海洋環境保護。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