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強化能源節約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導向,加大依法實施節能管理的力度,加快節能技術開發、示范和推廣,充分發揮以市場為基礎的節能新機制,努力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積極推進核電建設,加快煤層氣開發利用,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強化冶金、建材、化工等產業政策,提高資源利用率,控制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加強農村沼氣建設和城市垃圾填埋氣回收利用,努力控制甲烷排放增長速度。繼續實施植樹造林、天然林資源保護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提高森林資源覆蓋率,增加碳匯和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加強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與統計分析。
(三)控制固體廢物污染,推進其資源化和無害化。
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原則,把防治固體廢物污染作為維護人民健康,保障環境安全和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點領域。
1.實施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工程。
加快實施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完善危險廢物集中處理收費標準和辦法,建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收集、運輸、處置的全過程環境監督管理體系,基本實現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的安全處置。完成歷史堆存鉻渣無害化處置。
2.實施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工程。
實施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設施建設規劃,新增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24萬噸/日,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不低于60%。推行垃圾分類,強化垃圾處置設施的環境監管。高度重視垃圾滲濾液的處理,逐步對現有的簡易垃圾處理場進行污染治理與生態恢復,消除污染隱患。
3.推進固體廢物綜合利用。
重點推進煤矸石、粉煤灰、冶金和化工廢渣、尾礦等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到2010年,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0%。推進建筑垃圾及秸稈、畜禽糞便等綜合利用。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實現廢舊電子電器的規;o害化綜合利用。對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嚴格監管,防止產生二次污染,嚴厲打擊廢物非法進出口。
(四)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生態安全保障水平。
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為目標,以生態功能區劃分為基礎,以控制不合理的資源開發活動為重點,堅持保護優先,自然修復為主,力爭使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基本遏制。
1.編制全國生態功能區劃。
在全國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的基礎上,依據生態環境敏感性和生態功能重要性編制全國生態功能區劃,科學確定不同區域主導生態功能類型,劃定對國家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的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指導生態保護工作,為實施環境保護分類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并與全國主體功能區劃規劃銜接協調。
2.啟動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工作。
明確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的范圍、主導功能和發展方向,按照限制開發區的要求,探索建立生態功能保護區的評價指標體系、管理機制、績效評估機制和生態補償機制。提高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的管護能力。
3.提高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質量。
進一步完善自然保護區體系,基本建成類型齊全的自然保護區網絡,使95%以上的典型自然生態系統類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及重要自然遺跡劃入自然保護區保護范圍。實現自然保護區建設由重數量向重質量轉變,提高自然保護區的管護能力與建設水平。制定自然保護區規范化建設標準,按照相關規劃繼續推進自然保護區建設。90%以上自然保護區有健全的管理機構。初步建成全國自然保護區監測網絡和綜合信息平臺。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