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污染物減排的范圍還會不斷擴大 如氮氧化物的減排將納入考核
記者:在完成“十一五”減排目標的基礎上,環保部提出今年減排40萬噸二氧化硫、20萬噸COD的目標,為什么會確定這樣的目標,如何確保實現?
趙華林:雖然我們的減排目標有望全面順利完成,但是必須看到,兩項主要污染物總量基數還是非常巨大的。宏觀來看,我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經濟社會發展所處階段對污染減排工作形成了巨大壓力。從這個角度說,污染物減排是一場持久戰。而且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提出將減排和環境質量改善的目標相聯系,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削減污染物總量,實現環境質量的改善。未來,主要污染物減排的范圍還會不斷擴大,比如氮氧化物的減排將納入考核。
二氧化硫和COD今年的減排目標是經過詳細測算后得到的一個數據,從環保部門來說,我們希望通過深入推進結構減排、工程減排和管理減排實現既定的目標。
拿結構減排來說,環保部將配合有關部門,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和國家下達的落后產能關停計劃。今年要分別淘汰煉鐵、電力、水泥、焦化和造紙落后產能2000萬噸、1000萬千瓦、5000萬噸、2000萬噸和52萬噸。目前,相關部門正抓緊出臺節能發電調度辦法的配套政策,迫使低效機組盡早退役。我們預計,通過結構減排,將具備新增削減化學需氧量20萬噸、二氧化硫45萬噸的能力;通過工程減排,新增削減化學需氧量80萬噸、二氧化硫100萬噸以上。可以說,只要措施到位,既定的減排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吳舜澤:應該明確,2009年二氧化硫達到“十一五”規劃控制目標,與2010年“十一五”末實現約束性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標之間還略有差異。2010年污染物新增量仍然較大,需要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搞好污染減排“十一五”決戰。
我國污染物排放量基數仍然較大,即使實現了“十一五”污染物減排指標,也是高位上有所減少,不少地區污染物排放還高于環境容量和承載力,一些地區環境質量依舊不容樂觀。在我國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取得顯著成效之前,污染物減排仍然是一段時期內的持續主題。
2010年乃至未來,繼續做好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管理減排是必然選擇。同時,要特別注意到結構減排和管理減排的重要性將日益顯著,應著力通過結構減排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發展質量的優化,減少污染物產生量,從源頭減少污染物減排的壓力。
“十一五”減排目標完成情況
進入“十一五”第二年后,全國二氧化硫、COD排放總量不斷降低。特別是2009年二氧化硫“十一五”減排目標提前1年實現,化學需氧量(COD)減排目標也完成在望,已有6省完成“十一五”減排目標。
分年份來看,全國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2007年分別下降4.66%和3.14%,首次實現“雙下降”;2008年分別下降5.95%和4.42%。而據初步測算,2009年分別約下降了4.5%和3.2%。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