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自然規律,樹立生態理念。當人們對水環境的索取大大超過其承載能力時,流域生態系統就會嚴重失衡,不堪重負,如果繼續延續下去,就會產生嚴重的生態災難,甚至威脅到人類生存。
周生賢部長指出: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就是給水環境以必要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水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自我更新功能,使生態系統得以恢復、發展,由“失衡”走向平衡,進入良性循環,實現人水和諧。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的實質是堅持以人為本,遵循自然規律,以水環境容量和承載力為基礎,統籌環境與經濟關系,積極主動給江河湖泊以人文關懷,采取綜合手段,提高水環境的生態服務功能,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
嚴格環境準入,轉變發展方式。推動區域規劃和專項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強化建設項目環境準入管理。實行資源環境優先原則,對生態環境脆弱、環境污染嚴重的地區限制開發建設。完善修訂環境標準和有關技術規范,提高準入門檻,及時淘汰落后產能,減少低水平重復建設。大力推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從源頭減少污染物排放。
加大環保投入,推進環境建設。要進一步加大環保專項資金投入力度,積極推進環境污染治理的市場化運營,充分運用經濟杠桿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把環境優化發展排在首位,全力以赴抓好生態建設和污染防治,搞好污染源頭控制和全過程治理,推進環境建設,實現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
實行系統管理,開展綜合整治。要樹立流域可持續發展觀,從流域環境與發展統一的角度實行系統管理,實現流域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通過實行系統管理,根據地區和行業特點,確定整治范圍和目標,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嚴厲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實現企業達標排放。
搞好政績考核,實行環保問責制。各省(區、市)政府要認真落實《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規劃實施情況考核暫行辦法》,明確目標責任,分解各項任務,將政績考核與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實行環保問責制,對不能及時完成規劃任務的,要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積極探索,建立補償機制。要在各地實行跨界水質斷面目標責任考核的基礎上,建立完善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要明確上下游生態保護和污染治理責任,創新生態補償方式與途徑,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生態補償標準核算的研究力度,建立與流域水生態保護要求相結合的評價激勵機制。
及時總結,制定“十二五”規劃。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實施的最后一年,各級政府對前4年規劃實施情況要認真進行總結,找準問題。各地普遍反映,“十一五”規劃批復較晚,有些項目未經充分論證,未能充分發揮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綜合作用。建議在“十二五”規劃中要針對不同地區的產業結構特點,確定相應的目標和任務;尤其應加強對規劃項目的前期評估論證,對各地申報的項目應進行實地考察,擠掉水分,防止虛報大項目套取國家投資的現象發生。
加強宣傳教育,鼓勵公眾參與。環保工作任重道遠,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和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參與、共同建設的良好局面,切實抓好環保工作,切實解決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
作者系環境保護部華北環保督查中心主任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