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旱災2010 >> 

溫家寶考察貴州指導抗旱救災:團結一心抗旱災

時間:2010-04-15 來源:新華網 作者:趙承

4日上午,溫家寶來到興義市絨窩村。在一戶村民家的庭院前,他一邊與村民們交談,一邊看著對面的窩斗山上天然林大面積死亡的情景?偫砼c大家現場商討起水利建設和石漠化治理的治本之策。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談了意見,隨行的部長們也提了建議。溫家寶聽后說,我們要把貴州的發展和貧困地區脫貧致富作為一件大事來抓,納入西部大開發總體戰略來考慮。要圍繞“水”字做文章,大中小水庫統籌考慮,水庫、塘壩、水窖相互補充。做到有水存得住,沒雨用得上。要把水利建設與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結合起來,三位一體,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加大投入,盡快實施。力爭苦干幾年,從根本上增強抗御自然災害能力。

群山環抱之中的晏家灣水庫,曾蓄水120萬立方米,如今卻是干涸見底。3日下午,溫家寶走在龜裂的庫底上,裂縫寬有15公分,深達80公分。當他看見對面大壩上聚集了聞訊而來的幾百名群眾時便走了過去,鄉親們迅速跑下壩來,圍到總理身旁。

溫家寶說,我來看望大家,與大家一起商議如何把當前的抗旱工作搞好,把長遠的水利建設搞好。有各族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有軍民團結一心、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我們一定能夠戰勝這場特大旱災,并為長遠發展打下基礎。一個興旺發達的貴州、一個能夠抗御自然災害的貴州一定能在我們手中建成。

4日晚,溫家寶在聽取貴州省委、省政府的匯報后,對水利建設提出四項要求:一是抓緊編制重點水源工程近期建設規劃,二是加快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三是加強田間節水工程建設,四是抓好因災受損水利設施修復。

艱苦奮斗的精神比物質還要寶貴

考察期間,看到災區干部群眾團結起來,奮力抗旱自救,對未來充滿希望,溫家寶感到十分欣慰。

興義市則戎鄉是一個典型的喀斯特地區,山體裸露,怪石嶙峋,被稱為貴州的“沙石峪”。4日下午,溫家寶來到則戎鄉冷洞村。這里干部群眾砸石整地、在石漠化山崖上種植金銀花的奮斗精神,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從2002年開始,冷洞村大力種植金銀花,去年已發展到2200多畝,既固化土壤,治理了石漠化,還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村里辦起了加工廠,成立了專業合作社。這次特大旱災造成大片金銀花死亡。然而,在旱災面前,冷洞村的干部群眾并沒有屈服,他們創造了土制的“滴灌”的辦法,將裝滿水的礦泉水瓶倒過來,用細釘子在瓶蓋上戳一個眼,水流大小通過旋轉瓶蓋來調節,放在金銀花樹根部。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他們10天時間就收集了10萬個礦泉水瓶。土制的“滴灌”起了大作用,已經搶救600畝金銀花。在冷洞村邊的山崖邊,溫家寶實地察看了“滴灌”的情況。他稱贊道,這是群眾被大旱逼出來的智慧。

冷洞村的小麥已經絕收,但村里的水窖盛滿了水,村民們的臉上仍是堅毅的表情,他們并沒有被災難嚇倒。村支書朱昌國向總理講述了冷洞村種植金銀花和抗旱救災的做法。從2001年到現在,他們走了三大步,第一步砸石造地,靠自己的雙手一擔一擔把土堆起來,一塊一塊把石頭壘起來,使每人有了2.5分水澆地,解決了吃飯問題;第二步興修小水窖,解決吃水問題;第三步種上金銀花,辦起加工廠,解決“錢袋子”問題,村民的收入從600多元提高到2600元。朱昌國動情地說,沒有這2.5分地,群眾就沒飯吃;沒有金銀花,群眾就沒有收入。這兩件事是和我們的命連在一起的。

他的話深深打動了總理。溫家寶說,我們的基層干部給我上了一課。冷洞村“不怕困難、艱苦奮斗、攻堅克難、永不退縮”的精神,就是貴州精神。這種精神比物質還要寶貴。無論是抗旱救災,還是改變貴州貧窮落后的面貌,都需要這種精神。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