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旱災2010 >> 

水利專家解讀西南大旱

時間:2010-04-13 來源:央視網 作者:

張博庭:應該說這個概率是存在的,但是我覺得一般來說,可能性不是太大,因為我覺得它這個大氣的循環,水汽的成分,循環的總量應該大致是一樣的,在這兒降不下來的話,往往可能到別的地方降得多,實際上我們要看看今年北京這個降雪,今年北京下了十幾場雪,都是比較大的,明顯的南方旱了以后,北方實際上,降雨,水量下得多了,這也符合一個規律,因為總的水系量這么大,我感覺南北同旱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為我們現在,北方經常有春旱,因為本身水資源緊張,到了春季旱季的時候,經常春旱,實際上現在已經快接近雨季了,所以南北同旱的可能性有,但不是很大。

主持人:這一段時間北京的降雨量確實比往年要多。是這樣,我們知道重慶還有云貴地區,其實都有一些少量的降水是吧!

張博庭:對,前幾天有過。

主持人:但是這些降水好像并沒有解決什么問題?

張博庭:是,一方面降雨量非常小,而且這些地區關鍵是已經久旱了,咱們看了很多圖片,土地都裂成那樣了,所以少量的水根本沒有什么用處,填不滿,可能土地的歸裂都解決不了,必須得有一定的水量以后,才能把旱情解決。

主持人:多少也有那么一點作用吧!

張博庭:肯定有作用,積了一點水,起碼對自己的生活用水,可以搜集一些,肯定是有一些作用,但是對大面積緩解旱情是有一定困難的,因為土地確實比較干旱了,需要很多的水分才能恢復過來,現在這一點雨恐怕解決不了土地干旱的情況。我感覺是這樣。所以說旱情還在繼續,目前,只要不下大的雨,旱情很難緩解。

主持人:西南地區的現在水利設施情況怎么樣?

張博庭:西南地區的水利設施,我覺得總體上,好像不如北方這么健全,因為它確實有這個情況,因為它本身像云南那些地方,本身有點天然的氣候條件就很好,一般來說氣候濕潤,降雨充沛,所以防備旱的準備要比北方要差。所以我們水利設施方面,可能也是相對來說比北方要不足一些,你比如現在北方咱們一旱了,經常有的是機井,從機井提水,現在南方很多地方沒有這種設備,沒有這種準備,所以這次旱了以后,我們趕快找水,打井,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總的來說,我覺得西南地區的水利設施也還是可以,因為每年有一個枯水期,所以也有一些小型的設施,小水庫,小塘壩也是很多的,來解決旱季的用水,但是這些都是按照平時常年的旱枯的情況是可以應對的,但是到了像今年特大干旱,基本上這些小的塘壩很多都干了,因為它小。所以我們的經驗,將來西南地區要加大大中型的出水設施的建設,只要大中型的才能抗御大的干旱,現在我們都是按照平時那些小干旱來建設的小水壩,這些東西比較多,小的設施,如果大中型的多了,我們就可以比較好的應對這種情況,因為西南,你比如云南的水資源就非常豐富,在全國排第三,2千多億立方米,關鍵現在儲水量才6點幾,大量的水都當洪水排走了,所以西南地區的水利設施建設,就我的感覺,主要是缺大中型的蓄水措施,所以沒法應對大干旱,平時小干旱還是可以應付過去。

主持人:我們想知道,從水利的角度來講,有沒有對口支援的辦法?

張博庭:應該說還是可以找到這種對口支援的辦法,一方面確實咱們西南地區,還是經濟上相對落后,如果要有對口支援的話,從經濟上得有一個保證。另外像有一些特殊情況,像今年有些有專長的人,志愿者到那兒幫著找水源,像到那些探險,溶洞里面找地下水源,效果也是比較好。所以我覺得像西南發生特大干旱以后,如果能夠有對口支援,也是有好處的,從經濟上,緩解當地的旱情,幫助當地解決問題也是有好處的,根據每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可能效果不一樣,像剛才說的在有些地方有溶洞的,你可以到溶洞里面找水源,有些地方地下水比較好的,可以通過打井解決,有的也可能需要通過建設一些水利設施,水壩,輸水渠道,這些都有好處,如果能夠對口支援,可能更容易解決問題,尤其南方的情況,是一個地一個樣,每個地方要解決旱情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樣。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7 >>] 下一頁 共7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