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旱災2010 >> 

深度揭秘:反思云南干旱的幕后“元兇”

時間:2010-04-13 來源:中新網 作者:

去年12月份,許建初從云南氣象局研究員手中接到一份數據:自20世紀80年代以后,云南區域平均氣溫總體上表現出明顯的變暖趨勢,尤其是2001年~2006年間,云南區域氣溫增幅達到0.64℃,升溫的幅度要大于全球及北半球的平均值。以此對應的是1961年以來,云南區域年降水量總體上呈減少的趨勢,同時極端降水事件開始增多!叭绻凑諘r間段來分,云南自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以后出現變暖跡象,而90年代后期的增溫最明顯,而滇中地區則是最近10多年來全省增溫最明顯的地區。而在降水方面,近50年來,云南夏、秋降水量減少,特別是夏季降水明顯減少!

另外,許建初通過計算全球、北半球的平均氣溫與云南四季降水量的關系發現,全球、北半球平均氣溫升高不利于夏季、秋季及年降水量的增加,這與上述實際降水演變趨勢基本一致。為了進一步研究云南降水的變化,許建初選取了1961年~1976年全球偏冷時段及1987年~2006年全球偏暖時段,在分別計算了這兩個時期云南平均年降水量及四季降水量后發現,偏冷期的秋季、夏季及年降水量比偏暖期多,而且這種差異十分明顯!斑@些研究都無一例外地證明,氣溫變暖讓云南的降雨減少了!

不僅是氣候學家,就連水塘村的村民也有切身體會!霸絹碓綗幔綗嵩礁伞笔撬链宕迕裰茌x對近幾年來氣候變化的總結。“從來沒有像去年和今年這樣熱過,整個冬天我連一件毛衣都沒有穿過,沒想到連水都熱光了!焙椭茌x一樣,在不少村民的眼里,百年大旱和氣溫升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早在幾年前,村里就有人發現了這個“規律”,隨后把水田換成了旱地種植,目前的水塘村,已經是清一色的旱地。

極端天氣

在周輝記憶里,干旱并非是頭一次發生,2005年的時候,村里也因為缺水渴死了一大批莊稼,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村民們把所有的水田換成了旱地。而據一些年紀稍大的村民回憶,干旱總是隔三岔五地影響著村民的生活!5年一小旱,10年一大旱”似乎成了村里氣候變化的規律,只不過嚴重程度不及今年。

翻閱資料發現,干旱并非只有今年對云南的社會經濟生活造成嚴重影響。2005年,云南遭遇了此前50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初夏干旱,因旱造成農業經濟損失超過42億元、工業經濟損失近80億元。放眼全球,云南的干旱也并非孤例。去年是印度近30年來最干旱的一年,全國雨季降水量只有平均值的四分之一,云南的旱情發展進程,也與印度干旱情況類似,只是發生時間稍有滯后。從氣象角度來看,云南與印度氣候一體化,均受印度洋季風、副熱帶高壓、極地冷空氣等綜合影響。

“可以說, 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增大,是全球氣候變化造成的。”王學鋒說,不僅僅是旱災,各種應接不暇的 極端天氣也蜂擁而至。就比如 “北方下大雪、南方鬧大旱”這樣的極端反常天氣就在我國越來越頻繁地出現。

許建初撰寫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說,近年來,全球范圍內 極端天氣事件及其導致的嚴重災害出現了增加的趨勢!皳y計,20世紀90年代,全世界發生的重大氣象災害比20世紀50年代多了5倍!痹S建初說,天氣極端事件頻繁出現與全球變暖的大背景有一定關系?茖W家利用大型計算機分析和模擬出的情景表明,氣候變暖會導致許多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增多。幾乎所有的陸地都非?赡艹霈F酷熱日數和熱浪增多;許多地區極端的降水量值和頻率也有可能上升。(

上一頁 頁碼:[<< 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