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旱災過境 節水重提 >> 旱災思考 >> 

直面大旱:旱災的原因及舉措 城市居民咋參與抗旱

時間:2009-02-24 來源:新華網 作者:高原

抗旱也要科學節水

記:在您看來,這種每逢大旱就得靠快要不能抽的地下水和快斷流還未斷的河水來救急的做法可持續嗎?

林:當然不是長遠之計,所以我們必須大力節約用水。

記:我經?匆婋娨暽夏欠N抗旱時大水漫灌農田的鏡頭。這種澆地法在小麥產區普遍嗎?是否節水?

林:大水漫灌在小麥產區是很普遍的澆地辦法。這種辦法屬粗放型管理,相當浪費,不但讓許多寶貴的水資源白白流失或蒸發掉,還會使土地下層鹽堿沿毛細孔上升,泛到土壤表面,使土壤鹽堿板結,很不利于作物生長。

記:就像古代兩河流域那樣。那兒由于長期放水澆灌,土壤最后板結成完全不能種植作物的鹽堿荒漠了?刹豢梢哉f,多年來傳統的大水漫灌是加劇水資源匱乏和旱災的人為因素?

林:是這樣。大水漫灌視覺效果很好,看著舒心痛快,但極為浪費,效果并不好,所以一定要改變傳統觀念,節水抗旱。最好是實行噴灌、滴灌,如果這些技術得到推廣,可節水一半或三分之二,還節約資金、節省人力。

記:我見過新疆植樹造林和種植棉花就采用了滴灌技術,但這種技術對糧食作物種植有可操作性嗎?前期的啟動資金呢?

林:當然有可操作性。糧食安全是頭等大事,這得政府財政支持。一次投資建立噴灌或滴灌系統后可以用好多年,能收回投資,而且目前對抗旱小麥的研究也正在進行,一旦成功投放到生產中去,也可以節約大量水資源,從長遠看也是減輕旱災危害的辦法。

記:對已絕收的幾十萬畝小麥有什么補救辦法?

林:通常是以秋補夏。這一茬夏糧是沒指望了,但可以種上玉米等其他糧食作物,減少損失。

城市居民怎么參與抗旱

記:作為城市居民,我們該怎么樣來參與配合這場國家發起的全民抗旱呢?

林:城市居民當然無須也不可能提著水去澆麥田,但可以有許多辦法來參與。首先是充分認識我國北方長期缺水的嚴峻現實,主動節約用水。另外還可以自覺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如少開私家車,多坐公交車、騎自行車等。還有植樹造林。植物,尤其是樹木,有很好的固碳功能,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也加大了春季土壤的蒸發量,加劇冬小麥產區旱情。節水、減排、植樹固碳等等,都是城市居民減輕人口對生態的壓力,積極參與抗旱的辦法。

記:北京1600萬人,每人每天節約半斤水,那一天就是8000噸水,能澆許多麥田了。雖然政府肯定會保證北京的用水,但也不能因此就浪費。

林:沒錯。為了保住人類賴以生存的糧食生產,我覺得其實一些不適合北方干旱地區發展的大量耗水型產業,如滑雪場、高爾夫球場、造紙廠等等,都應該搬遷或轉產改行。城里少耗一點水,麥田就多得一點水,到頭來打下來的糧食,很大一部分還不是給城里人吃嗎?總之,只要我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團結一心,節水抗旱,完全能戰勝這次特大旱災。

上一頁 頁碼:[<< 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