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就人類的生存發展而言,最大的憂患莫過于全球變暖。不管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結果如何,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面對全球變暖的嚴峻挑戰,已經表現出高度的憂患意識和負責任的態度,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好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1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確定了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向全世界宣告: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以此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由此看來,應對全球變暖既是我們的國際責任,也是我們的實際行動。用一句流行的話說: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節能減排別無選擇!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我們生活的地球正變得越來越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于2007年公布的評估報告顯示,氣候變化問題的影響程度主要取決于全球變暖程度。如果全球氣溫上升3攝氏度,喜馬拉雅山地區長度小于4公里的冰川就將消失殆盡,其初期后果是洪災和泥石流次數將有所增加,其長期后果將造成亞非地區數以億計的民眾嚴重缺糧少水,極有可能面臨食物和飲用水嚴重短缺的問題。由于氣候變暖,歐美地區天災加劇,地中海國家出現嚴重干旱、天氣奇熱等災害的可能性將增加,北美地區熱帶風暴和熱浪等災害的嚴重程度有所上升,還可能在南美地區導致多個物種滅絕并引發饑荒。全球變暖將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中國只有一條長江,我們生活的長江流域正變得越來越熱。世界自然基金會最近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長江流域過去十幾年來氣候變暖速度高于全球平均速度。如不進行補救,對食品安全和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將愈加嚴重。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四川人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面臨氣候變暖的嚴峻挑戰。
從全球變暖看節能減排,減少碳排放是應對氣候變暖的主要辦法。最新的一系列科學研究證實,最近50年來氣溫的上升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加造成的。人類在生產生活中,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太陽光(短波輻射)可自由達到地球表面,但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會阻礙地面的逆輻射——長波輻射,導致熱量不能正常散發,使氣溫上升,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溫室效應”。因此,科學家認為,應對全球變暖最主要的辦法,就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這就必須調整現行能源政策,轉變能源消費觀念,改變能源消費趨勢!靶袆拥臅r刻已經到來”!該是調整現行能源政策和發展目標的時候了!
立足現實,著眼未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已經向全世界作出了節能減排的莊嚴承諾。面對全球變暖的嚴峻挑戰,我們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采取更加強有力的政策措施與行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此時此刻,剛剛從汶川特大地震災難中挺立起來的四川人民,對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有一種時不我待的強烈責任感。
讓我們從節能減排走向低碳經濟,從“綠色消費”走向“生態文明”!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