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水行業也“低碳” >> 關于低碳 >> 

“低碳”或將引領一個新的經濟時代

時間:2010-01-05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作者:史穎

對新能源等行業的薄弱環節加強政策引導

記者:為了應對上述變化和影響,您認為,我國的產業政策應當做哪些調整?

王云平:第一,把擴大內需作為我國促進產業發展的主要政策著力點。建立內生的投資增長機制,實現我國投資需求的可持續快速增長。一是我國的4萬億投資計劃中對于支持產業發展的資金比重偏小,需要調整。要“微調”4萬億元投資計劃的重點領域結構,把資金更大的比例調整到產業結構調整方面。二是為民間資本發展創造平等競爭的環境,保證“國有資本、民間資本平等進退”。放松進入行業管制,重點是服務業領域。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入的服務領域,都要向社會資本開放;凡是向外資開放的領域,都要向內資開放。加快金融、保險、民航、電信、交通運輸、鐵路等行業的改革和開放步伐,培養多元化的競爭主體。加強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中小企業的主體是民間資本。國家已經多次下調存貸款利率,調低存款準備金率,增加流動性,加大了對農業和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但下一步需要加強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健全各地小額擔保機構,著重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促進中小企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發揮中小企業在自主創新方面的優勢,提供創新擔保服務。

第二,不斷完善擴大國內消費的政策,消除阻礙擴大消費的各種因素。不斷完善“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家電和汽車“以舊換新”等政策措施;培育消費金融,將潛在消費轉化為現實消費;保護勞動者權益,防止收入分配在勞動-資本之間進一步向資本傾斜;完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鼓勵各地區之間的失業保險、養老保險建立通用賬戶,等等。

第三,積極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繼續不斷擴大產品出口。不斷調整我國產品出口結構,提高我國產品出口的技術含量。加快建設與國際貿易摩擦相關的產業損害預警機制,健全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快速反應機制。借鑒國外成熟的貿易救濟機制,進一步完善我國應對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及技術性壁壘的法律法規,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貿易救濟體系。繼續爭取市場經濟地位,合力應對貿易保護。重視和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規范出口商的市場行為。實施市場多元化的戰略,開拓新興市場,規避某些貿易保護主義強烈的國家的堵截。立足東亞、東南亞,推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多層次、多形式地開展區域經濟合作。

第四,繼續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盡快制定企業海外投資促進法,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持與保障。大力支持中小企業“走出去”,為中小型企業提供信息和資訊服務。加強對企業海外投資的金融支持和稅收支持。大力發展為海外并購服務的中介機構組織,包括積極培育金融、法律、會計、咨詢等市場中介組織,為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提供規范的中介服務。完善“走出去”企業的風險保障機制,鼓勵相關保險機構加大對海外并購的中國企業提供風險保障的力度。加強和被投資國政府的交往和溝通,為“出!逼髽I創造良好的并購環境。

第五,加快出臺新興戰略性產業如新能源、生物產業等的培育規劃,為搶占國際戰略性產業高地和培育新的增長點指明方向和實現政策支持。從薄弱環節加強對新能源等行業的政策引導;加強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的技術研發和應用。目前,我國新能源領域雖然“制造環節過熱”,但在新能源領域的基礎性研發、終端應用環節的投入與政策安排明顯滯后。特別是要對新能源等行業的薄弱環節加強政策引導。規范發展風電,推進太陽能電站建設,支持生物質能利用,搞好新能源汽車研發和應用,顯著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的比重。

上一頁 頁碼:[<< 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