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水行業也“低碳” >> 關于低碳 >> 

哥本哈根牽動全球 氣候變暖呼喚“低碳生活”

時間:2010-01-05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隨著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的召開,如何降低碳排放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圍繞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減排指標的爭論可能還會持續,但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踐行者,改變固有的生活習慣,是延緩全球氣候變暖的迫切需要。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關系每個人

哥本哈根吸引了人們前所未有的目光,因為它關系到我們每一個生活在地球上的人。

南極冰蓋的冰山融化得比以前快了,乞力馬扎羅山上的雪開始消融了,沙塵暴來得比以往更猛烈了……我們腳下賴以生存的地球正在承受著氣候變暖所帶來的不適。濟南市環保局科技標準處處長孟克非說:“溫室效應、全球變暖產生的后果并不只是體現在氣溫上升上,還有大雪、颶風等極端惡劣天氣!

作為發展中大國的中國,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前夕就已向世界作出了負責任的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工業減排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手段,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節能,也能為碳減排目標做出非常大的貢獻。”孟克非說。

在芬蘭航空公司的一張中國上海至丹麥哥本哈根的機票上印有這樣的碳排放信息:上海浦東-芬蘭赫爾辛基7380公里,780公斤;赫爾辛基-哥本哈根893公里,133公斤,這意味著乘客的這次旅行將向大自然排放913公斤碳。

“除了飛機旅行外,開車、用電、吃肉、吸煙、裝修等都會增加人們對自然的碳排放。”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所長孫立說,正是人類工業及日常活動用能增加,使固化在地面上或地底下的煤炭、石油等資源被大量開發,排放出大量碳物質,而森林又被大面積破壞,導致自然循環失衡。改變這種狀況,需要每一個人踐行“低碳生活”來減少碳排放。

生活陋習害人害己

到底什么是“低碳生活”?業內專家認為,簡單說就是提倡大家從自己的生活習慣做起,控制或者注意個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讓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下來。

然而曾幾何時,不少人過著“高碳生活”,生活中的陋習在不自覺地增加著地球的負擔。賓館內,有人夏天蓋著被子開著空調,冬天室內溫度則高得讓人流汗,辦公室里的電腦始終不關,打印紙從來沒有雙面用過,出門不是開車就是打的。

據一項“白領,你的名字叫環保殺手”的調查,在參與調查的800人中有619人承認自己犯下了制造噪聲、出行不離汽車、過度使用空調、愛使用一次性筷子、工作浪費紙張、點菜不注意分量、洗澡愛用盆浴等危害環保的“七宗罪”。

目前,許多網站上推出了碳排放計算器,人們可以計算自己生活中的碳排放。據測算,1個城市居民如果有40平方米的居住面積,開1.6L汽車上下班,一年乘飛機12次,碳排放量1年就能達到2600噸左右。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