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來,多地出現強降雨,讓一座又一座城市陷入內澇之困。近日,記者分別探訪城市“出口”現狀,發現西安主城區排水管網管徑設計較小、老城區路段設計標準低,武漢抵抗暴雨排水標準僅為一年一遇。專家建議,內澇敲響了警鐘,必須改變“重地上輕地下”的城市發展觀念,糾正“重建設輕維護”的市政管理![詳細]

要點:中國城市內澇報告170城不設防340城不達標
     “我并不驚訝!2013年7月16日,記者采訪水利部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程曉陶,問及城市普遍內澇問題時,他淡淡地說。 采訪前一天,北京暴雨如注,市氣象臺拉響了黃色預警信號,最大降雨量超200毫米;與此同時,廣州市三防總指揮部也啟動了防暴雨內澇三級應急響應,雷雨交加……[詳細]

 近日,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了城市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編制大綱,要求各城市發生超過城市內澇防治標準的降雨時,城市運轉基本正常,不得造成重大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此外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36個大中城市)中心城區能有效應對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7月14日《城市晚報》)。   逢雨必堵、內澇奪命,悲劇表面看與天災有關,其實質卻是不折不扣的人禍。為什么中國的城市普遍怕雨,輕易就患上了“逢雨必堵必澇”之癥 …[詳細]

  近日,雨季又至,武漢、成都等多個城市遭受了暴雨襲擊,面對城區大面積積水,許多網友調侃為“又到一年看海時”。對此調侃,許多人只是付之一笑,但卻足夠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城市是國家發展的標志,更是老百姓生存的家園。我們不禁發問,我國的城市建設到底哪里出了問題?為何繁華背后,竟有如此多的安全隱患?   2013年7月6日至7日,武漢市遭遇長達41小時的暴雨襲擊,由于雨水無法快速…[詳細]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增強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減少暴雨造成的損失,基礎設施的升級改造只是一方面,還需要市政管理和城市開發理念的同步提升和優化,充分考慮如何恢復與增強必要的雨洪調蓄與滲透功能,盡快形成蓄排結合的防治體系。近段時間,南方城市屢遭大暴雨侵襲,使光鮮的城市瞬間變成“水城”。對此,我市排水部門工作人員…[詳細]

越來越多事實表明,排水窘態已不是單個城市的問題。最近,住建部下發 《城市排水 (雨水)防澇綜合規劃編制大綱》,內容包括城市排水防澇能力與內澇風險評估、城市排水管網系統規劃等。城鎮化,不可能只會帶來GDP一派繁榮景象,其步伐及思路決定著,它會帶來怎樣的負面效應以及這種負面效應的大小。政績考核的要求,需要地方政府對當地經濟發展以及市政建設負有責任,而變成了一種“經營”城市者角色。地方上,住宅樓寫字樓斷拔地而起,以體現地方經濟發展及政績,而地下排水系統則退居次位了,因為,首先不僅更新城市排水系統需要一大筆開支,并且排水系統像教育、環保等工作一樣 …[詳細]

 入汛以來,多地出現強降雨,讓一座又一座城市陷入內澇之困。近日,記者分別探訪城市“出口”現狀,發現主城區排水管網管徑設計較小、老城區路段設計標準低,抵抗暴雨排水標準僅為一年一遇。專家建議,內澇敲響了警鐘,必須改變“重地上輕地下”的城市發展觀念,糾正“重建設輕維護”的市政管理模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表示,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建成較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 …[詳細]

《PTU》

入夏以來,全國不少城市遭遇暴雨侵襲,伴隨而來的城市內澇與交通擁堵給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重要影響。城市內澇暴露出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的哪些問題?該如何破解?在日前召開的以“城市內澇防控與生態修復”為主題的學術沙龍上,有學者表示,解決城市內澇本身是一個系統工程,應告別傳統的排水泄洪模式,通過修復城市的河流、地表等措施解決,尤其在城市規劃中應當加入生態理念。 …[詳細]

《放逐》

“七下八上”,主汛期將至,一場接一場的暴雨,讓一座又一座城市陷入內澇之困:道路積水、管線斷裂、交通阻滯、房屋受損、人員傷亡……外表光鮮的城市,脆弱得近乎不堪一擊。內澇敲響了警鐘。必須改變“重地上輕地下”的城市發展觀念,必須糾正“重建設輕維護”的市政管理模式,必須走上一條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科學發展之路。 …[詳細]

受第八號熱帶風暴“西馬侖”影響,云南省昆明市從7月18日開始一直持續大到暴雨,導致昆明市區多個地方被淹,盤龍江、金針河等多個河流水位暴漲,整個昆明市交通受到嚴重影響。昆明市排水設施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趙思東向媒體證實,“18日晚間至19日,最新數據顯示昆明市降雨量達到190毫米。昆明市整個行洪系統出現問題,包括盤龍江,導致昆明市管網都出不去。目前 ...[詳細]

《奪命金》拍攝現場

受臺風“蘇力”影響,廣州城區從7月15日凌晨起普降暴雨,白云區氣象臺在上午7時15分發布了暴雨橙色預警信號。然而這座自2008年起砸了400多億元治水的城市,仍然沒能經受住暴雨的考驗。暴雨之下,羊城頓時變成“洋城”。其實,內澇不單單只在廣州。近幾年來,隨著極端天氣增多,引發嚴重內澇的城市不在少數。一些城市甚至是“逢雨必澇,遇澇則癱”。這不,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0年對351個城市進行的專項調研結市的最大積水時間超過12小時。2011 ...[詳細]

7月21日是北京“7·21”特大暴雨一周年的日子。在那場罕見的暴雨災難中,77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一年過去了,暴雨奪命的事件還在我國各地不斷上演。今年7月8日晚,河北邢臺發生暴雨,導致南環地下橋積水嚴重,一輛小轎車水中熄火,車內3人溺亡。7月11日~12日的暴雨,則導致延安城區多處出現內澇,多人傷亡。 …[詳細]




 今年大雨過后,成都的停車場成了小池塘,武漢大水漫城,廣州多條道路變成了小河,耗資巨大的北川地震遺址亦被暴雨淹沒。據了解,目前,我國有防洪任務的城市多達642座,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化和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城市內澇問題凸顯,直轄市和省會城市也不斷遭受暴雨內……[詳細]

城建長期存“重建設、重技術、輕管理”

  7月18日至19日暴雨導致流經昆明主城區的盤龍江水位上漲,一度出現漫堤倒灌,附近近百戶居民被困高處,7月14日晚廣州遭遇暴雨,導致城區出現內澇,主干大道中白云區醫院路段出現較大積水,一度影響交通;14日咸寧、黃石等地因新一輪強降雨多處發生嚴重內澇 ; 7月9至10日武漢因暴雨導致嚴重洪澇災害……一個又一個城市內澇。多地接連出現內澇,城市管網到底出了什么問題……[詳細]

排水一線人才是否缺乏?

  降雨導致城市內澇或洪災,突出了城市管理與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國給排水方面的人才是否缺乏?他們能否在我國城市排水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哈爾濱工業大學是最早設置給排水專業的高校之一,也是全國給排水專業指導委員會的主任單位,在本行業居于領先地位。哈工大給排水專業的相關負責人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介紹,哈工大目前給排水專業設2個本科班……[詳細]

城市公共設施求解在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院長黃延林教授表示,城市普遍內澇,關鍵在于城市原有的排水設計沒跟上城市發展速度。 “面對這種突發性暴雨,任何城市都可能受澇!秉S延林表示,城市的基礎設施較差,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存在著一個長期的歷史原因。 事實上,不論是在西安還是在國內的其他城市,除極少數城市的排水管網建于解放以前,大多數城市的排水系統均…… [詳細]

城市嚴重內澇中的真問題與假問題

 近日,武漢、北京、成都等國內大城市相繼因暴雨發生嚴重內澇,造成交通中斷、財產損失。大城市的內澇暴露出了城市排水系統在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等方面的滯后。城市內澇成為一個熱點話題后,很多人把這歸咎于城市規劃滯后、工程缺陷和城市化進程太快其實,原因并非如此簡單。 首先,城市內澇并不是規劃問題,也不是工程技術問題。城市需要配套何種程度的隱形基……[詳細]


需修訂標準規范

  我國城市排水系統設計的標準較低。很多城市排水系統是雨水排水和……[詳細]

雨水利用解決城市內澇

  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政府水價改革方案設計專家……[詳細]

城市建設須上下同抓

  近年來城市內澇問題倍受關注,特別是今年入夏以來,武漢、廣……[詳細]

防治內澇需有法可依

  我國持續多日的大雨天氣至今仍無消減趨勢,“東方威尼斯……[詳細]

再不能重地表輕地下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100多年后的今天,重溫雨果的……[詳細]

治理城市內澇有啥招兒?

    作家龍應臺曾說過,驗證一個國家和城市是否發達,一場雨足矣……它或許有錢建造高樓大廈,卻還沒有心力來發展下水道;高樓大廈看得見,下水道看不見。你要等一場大雨才能看出它的真面目來。
     可事實是,只要有大雨,哪怕是一場預知的大暴雨,國內許多大城市的排水系統總是經不住考驗。 2010年5月,廣州城市的脆弱性在歷經一周三次的暴雨后暴露無遺。2009年6月30日的武漢暴雨、2007年7月18日的濟南暴雨、2007年7月10日的北京暴雨,同樣造成城市多處嚴重積水、汽車拋錨甚至被淹沒。 而盤點一下發達國家大都市在城市排水方面的先進做法,無疑給我們很多啟發。
     日本在上世紀60年代初,就把城市防澇作為重要的課題,一是在城市地下廣泛建立蓄

[詳細]



  7月21日,北京出現了61年來的最大降水。7月22日清晨,雖然大范圍的強降雨——[詳細]

  • 不能讓發展中的問題再“發展”
  • 拿出我們的責任心
  • 不能“亡羊”之后再“補牢”
  • 勿成“空頭支票”
  • 還一筆“良心債”


廈門

將花億元破解城市內澇

    市政園林局透露,將對島內11條積水路段、5條下穿通道進行升級改造,預計投入1億元;市公路局也表示,將對下穿通道、隧道的排水系統進行改造并實施智能監控系統!皩ΜF有老舊排洪系統的重新規劃改造,已提上議程!笔幸巹澗志珠L趙燕菁向導報記者表示,市規劃局正……

[詳細]

云南

正探索建立城市內澇預報機制

     當出現重大天氣情況時,氣象部門在做什么?他們是否會通過一些手段將這些信息告知當地居民?在昨天回復@昆明市長微博時,不少網友都提到昆明市應該建立及時提醒市民的機制,比如7月19日凌晨下暴雨之前,氣象部門是否應該發出預警信號?當半夜已經淹水的時候,相關部門是否……

[詳細]

武漢

求解城市內澇

    入汛以來,多地出現強降雨,讓一座又一座城市陷入內澇之困。是降水越來越嚴重嗎?專家們認為,除了城市發展“重地上輕地下的”發展觀念外,內澇還緣于城市快速發展對環境的破壞,這是來自自然的報復。百湖之市的武漢,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曾說,武漢城市發展史就是一部填湖史。據統計,從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間,武漢市的湖泊由200余個縮減至了160多個

[詳細]

北京

給小區建個蓄水池 緩解城市缺水和內澇現狀

    入夏以來,強降雨襲擊我國多個省區,很多城市瞬間變成“水城”,行人由于溺水、電擊死亡的事故頻頻發生,有些城市甚至出現交通癱瘓。網民把這些現象戲稱為“去城市看!。在北京這個嚴重缺水的城市,管理部門和市民在面對降雨時也會抱持矛盾的心態:雨水既可以形成災害,也可以在利用得當的情況下轉化成資源,替代自……

[詳細]

廣州

400億治不好城市內澇

受臺風“蘇力”影響,廣州城區從昨日凌晨起普降暴雨,白云區氣象臺在上午7時15分發布了暴雨橙色預警信號。然而這座自2008年起砸了400多億元治水的城市,仍然沒能經受住暴雨的考驗。暴雨之下,羊城頓時變成“洋城”……

[詳細]



    6月24日傍晚,浙江省杭州市突降傾盆大雨,城北一片汪洋。暴雨導致路面積水嚴重,開車如開船。多處道路交通癱瘓。
隨著夏季雨水季來臨,城市內澇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自去年7月份以來,多地地方政府紛紛出臺規劃,重構、翻新城市排水系統。由于工程巨大,建設資金動輒百億。相關數據統計顯示,中國“十二五”期間的排水管道總投資為7329億元左右,平均每年1465.8億元。
然而,在經濟低迷、流動性偏緊的當下,如何解決資金問題?雖然有地方政府通過自籌、中央財政補貼和融資籌集排水系統建設資金,但在地方債總量已達GDP 50%的情況下,即便融資成功,也大大加重了地方債的壓力。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城市排水管道能否徹底根治城市內澇頑疾,依然充滿不確定性。一旦工程無法徹底根除內澇問題,巨額投資何時才能回收成本又是一個棘手問題。
[詳細]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