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2010上海世博會 >> 

杭州與鹿特丹案例館——關于水的對話

時間:2010-05-19 來源:世博網 作者:

如果要探尋人類發展的軌跡,水也許是最好的見證。四大文明古國皆因水而興。

如果要探尋城市興起的脈絡,水也許仍是最好的見證。世界上的大都名城,大多依水而建。

一個是“黛眉黑目”的東方城市,一個是“金發碧眼”的西方城市——盡管相距遙遠,杭州和鹿特丹卻有著一樣的“身世”,她們皆因水而生、因水而名、因水而興。

親水、用水、悟水——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內,杭州和鹿特丹,一場關于水的對話交流在這兩座城市的案例館間展開。借著江河湖海,溝通人與自然的靈犀;運用文明智慧,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她們探尋的共同目標。

親水:人與自然的和聲

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長,人與水之間的依存關系,在城市的發展脈絡里讀來真切……

杭州和鹿特丹兩個案例館展示的都是與水相伴的城市生活。與水的親密、對水的尊重,不同的表現手法表達的卻是相同的理念。

杭州案例館。一部五六分鐘的短片,講述杭州與水的故事:江南雨巷、秀美西湖、錢塘大潮,水以千姿百態造就了滿城秀色、“天堂”美名。

進門左轉,一側是水琉璃做成的水墻,西溪、運河、西湖、錢江、東;没蓾u變的綠藍色,鋪陳其上;另一側是500杭州人話水的熱鬧場面,對水的愛惜與尊重之情溢于言表。走近館中央的四口古井,彎腰探頭,但見水波潺潺,江河湖海的景觀盡收眼底。

鹿特丹案例館。這里演了一出藍色的“水戲”。藍色布景燈下,鹿特丹人與水相伴的生活在一個400平方米的空間內展開。以海藍色作為案例館的主題色,顯示了鹿特丹人心目中水的重要。

“水戲”的主角是中央水廣場從頂而落的水簾,無數“訓練有素”的細小水滴忽而排列成中文的“鹿特丹水城”,忽而又用英文釋義,全都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許。水是受尊重而不是被揮霍的,哪怕雨水。用鹿特丹案例館負責人顧潤的話說:“鹿特丹因水而生存,水更為鹿特丹敞開了通向世界的大門!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