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河南省內專家對排污權交易寄予厚望,普遍認為政府只通過排污權的買進和賣出,掌握排污總量,而不再干涉企業具體技術細節和治理安排,從而有效簡化管理過程,提高效率節省成本。如今,近4年時間過去了,河南排污權交易試點運行如何?
11月10日,國內首個排污權交易平臺———浙江省嘉興市排污權儲備交易中心揭牌成立。國家環?偩挚偭靠刂妻k公室副主任趙華林說,該平臺的成立,意味著國內的排污權交易開始實現規;⒅贫然。
其實,早在2002年3月,國家環?偩志团c美國環保協會一起,開始在四個省份(江蘇、山東、河南、山西)、三個主要城市(上海、天津、柳州)及一家企業(中國華能電力總公司)進行排污權交易試點,簡稱為“4+3+1”。
當時的排污權主要是指“二氧化硫排放”的排放權,作為國內火力發電的大省,河南現有小火電裝機近800萬千瓦,是華中電網唯一以火電為主的省份,由于火電企業是二氧化硫排放的主體,于是河南進入了國家環?偩值氖着圏c名單。
有場無市
2004年3月上旬,河南省環保局宣布,河南開始進行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和二氧化硫排放許可證制度試點,力圖探索出一條遏制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的路子。據了解,當時河南省環保局還專門籌建二氧化硫交易市場管理系統,設立二氧化硫排放賬戶,承辦二氧化硫富余總量登記、交易劃轉、跟蹤監督交易合同執行情況等。并確定排污權試點為鄭州、洛陽、焦作、安陽、三門峽、濟源等6市12縣。
“排污權成了商品,這將會使各企業競相尋求有效的減排方法,以爭取少買指標或多出售指標,從而削減整個區域的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河南省環保局的相關負責人當時對排污權交易制度帶來的改變充滿信心,“在美國,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已經被實踐證明可以大幅度降低治污成本,并有助于實現污染物排放的總量控制。資料顯示,美國1980—1999年發電量增加2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卻下降了20%以上。而治理資金并沒有增加。屆時,一種有趣現象是很多人會購買指標,待其價格高昂時賣出獲利,就像買賣股票一樣。”
當時河南省內專家也對排污權交易寄予厚望,普遍認為政府只通過排污權的買進和賣出,掌握排污總量,而不再干涉企業具體技術細節和治理安排,從而有效簡化管理過程,提高效率節省成本。
如今,近4年時間過去了,河南排污權交易試點運行如何?答案竟然是:從試點開始到現在,沒有一起交易發生。
“我好像沒聽說過鄭州有這方面的交易。”鄭州市環保局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說,“當時鄭州的確被確定為試點城市,也下發過文件,但目前還沒有反應。”
而其他市地的情況也和鄭州類似。
河南省環保局污控處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的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交易。2004年排污權交易在河南試行的時候,條件根本不成熟,存在著許多障礙,所以才會出現目前零交易的局面。
技術監控不完善
據一位知情人士介紹,河南排污權交易遇冷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檢測體系的不完善是主要原因。
目前,我國正在推行的技術監測手段為:在線自動監測網(CEMS系統),這種技術可以全天候不間斷地監測、記錄企業的二氧化硫排放情況并自動累加已經排放的二氧化硫數量,通過網絡向各級環保部門傳送,客觀公正地提供每一個排污企業的二氧化硫排放狀況。安裝在CEMS系統上的自動監測裝置是法定計量儀器,它保證排污交易中計量的準確性。
但是這種檢測手段在河南的普及2006年才實現階段性完成,此前對企業的排放并沒有一個精確的檢測方法。
長期以來,河南省治理大氣污染建立在單一“濃度控制”基礎上的環境管理辦法,阻止不了污染源數量的增加和排放總量的增加。單一地按“濃度標準”控制排污企業,企業就會用各種“巧妙”辦法讓排放“達標”,企業排放污染“不超標”,環保部門無法讓其進行治理。
而現在,國家正推行一種新的控制方法即“總量控制”。在此概念中,“總量”一詞指的是在一定區域和時間范圍內的排污量總和或一定時間范圍內某個企業的排污量總和。
河南省當時發布的排污交易制度就是建立在總量控制的基礎上,當時制度非常有“誘惑力”:經過河南省環保部門批準,二氧化硫排放指標可以在排污單位間進行買賣,政府、法人和自然人也可以買賣。同時規定,允許中介人提供信息并撮合交易;分配的指標可以進行交易,剩余指標可以儲存,儲存的指標長期有效。為鼓勵“節約”,每交易年度結束時,環保部門監測機構將每個企業的剩余指標自動劃入下年度的排放指標。
但是,沒有成熟的檢測設備,總量控制制度就難以推行,而沒有總量控制,就根本談不上排污權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