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 | 水務大會 | 中國水協 | 新聞 | 專題 | 企業之窗 | 求職招聘 | 會展 | 招標信息 | 行業分析
·學術 | 學術論壇 | 行業手冊 | 專家 | 書籍 | 行業圖紙 | 論文下載 | 軟件 | 通知公告 | 工程范例
·交流 | 資料搜索 | 業內辯論 | 點評 | 留言 | 在線投稿 | 網站服務 | 會員 | 友情鏈接 | English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都市世界 能源世界
 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技術專題 >> 水污染控制和水資源保護專題 >> 城市水循環利用與污水資源化 >> 業內動態 >> 
 
促進水循環利用:國人面前的緊迫使命
時間:2008-01-08  來源:北京周報  作者:唐元愷
 
 

      “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加劇是當前影響中國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五屆世界大大會910日北京開幕前夕,大會組織委員會執行主席、中國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表示。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水被看作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盡管目前越來越多的中國不不再這樣看了,但水危機卻早已悄然來臨。 

       中國擁有的淡水資源總量低于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居世界第6位,絕對量雖算豐富,但由于人口龐大,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僅列世界第八十幾位,約為2200立方米,而且,隨著人口和經濟的繼續高速增長,這一數字每年還會遞減。  

      即便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國缺水量將近400億立方米,農村有3.2億人飲水不安全,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嚴重缺水的有110座。中國水利部部長汪恕誠最近指出。  

       而有專家更是提醒說,目前的缺水現象只是水資源危機的黃色信號,更大的危機還在后頭!在200111月,中國水利部就曾發出過紅色警告:到2030年,中國人口達到16億峰值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將只有1700立方米,接近世界公認的缺水警戒線  

    水資源基礎條件差  

       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是中國的基本水情。  

       受季風的影響,中國降水年內年際變化大,水資源的時間分布極不均衡。具體地說,降水時間分配上呈現明顯的雨熱同期,基本上是夏秋多、冬春少,總體表現為降水量越少的地區,年內集中程度越高,因此容易形成春旱夏澇,而且水資源量中大約有2/3左右是洪水徑流量,形成江河的汛期洪水和非汛期的枯水。  

       中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也很不均,與土地、礦產資源分布以及生產力布局不相匹配。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東部多、西部少,山區多、平原少。全國年降水量的分布由東南的超過3000毫米向西北遞減至少于50毫米。有史以來,水旱災害頻繁發生。北方有的地區人均占有水資源相當于世界上最干旱的國家,而水豐富的南方卻常常發生季節性干旱,使依賴水灌溉的主要農作物水稻及一些經濟作物用水困難。受全球性氣候變化等影響,近20年,全國地表水資源量和水資源總量變化不大,但南方地區河川徑流量和水資源總量有所增加,而北方地區水資源量減少明顯。部分流域已從周期性的水資源短缺轉變成絕對性短缺。  

       面對水資源基礎條件比較差的現實,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基本保障人民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用水需求。50多年來,全國興建了8.5萬座水庫,總蓄水能力達5000多億立方米,興建引水工程100多萬項,引水閘3萬多座,提水工程40多萬處,形成年供水能力5800億立方米。近期,政府開始重新修復古代建設的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大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省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與此同時,耗資數十億元人民幣的一條新運河也已經開始興建,目的是把南方的長江(與黃河共同被譽為中國母親河)一條支流的水調往北方。這條計劃中的南水北調工程將以管道的形式從黃河下面通過……  

    用水浪費開發過度  

       在中國,長期以來,一方面缺水嚴重、水資源利用方式粗放與效率很低,另一方面則是用水浪費驚人。

    據了解,在農業用水效率方面,中國平均單方灌溉水糧食產量約為1公斤,而世界上先進水平的國家(如以色列)平均單方灌溉水糧食產量達到2.5-3.0公斤。目前中國大部分地區仍然采取傳統的大水漫灌方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僅為0.45左右,農業節水灌溉面積占有效灌溉面積的35%,可一些發達國家節水灌溉面積比例都達到了80%以上。  

       中國工業用水效率,尤其是水重復利用和再生利用程度也比較低。2004年的數字顯示,中國萬元(人民幣)GDP用水量為399立方米,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國等先進國家的8倍;中國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196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約為60%-65%,而國外發達國家萬元(折成人民幣)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一般在50立方米以下,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一般在80%-85%以上。  

       在日常生活領域,水常常被不經意地浪費掉。街頭洗車、維護草坪、美發美容……大量自來水均因沒有廢水回收處理措施而被一次性使用后白白流走。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城市約有20%的自來水因為管道嚴重老化而漏失了,這個比例是西方發達城市的兩倍多,F在,出自健康的考慮,越來越抱怨或擔心水質太差的中國人喜歡飲用純凈水與桶裝水,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由于一些純凈水企業技術和設備水平很低,生產1噸純凈水要耗費34噸原水……  

       除了用水浪費以外,過度開發則造成了更多的問題。如今,中國北方一些地區實際上是靠犧牲生態和環境用水來維持著經濟社會發展的用水需求。全國以城市和農村井灌區為中心形成的地下水超采區數量已從上世紀80年代初的56個發展到目前的160多個,超采區面積從8.7萬平方公里擴展到18萬平方公里以上,已引起地面下沉、水質變硬、海水倒灌等嚴重生態問題。  

    建設節水型社會  

       盡管前景不容樂觀,但一些城市已開始努力降低用水量。北京、天津、青島等地建立起一批城市污水再生示范工程,為再生水在國內推廣奠定了基礎。  

       仇保興副部長稱,如果加強節水措施,并且至少對目前中國城市用水的1/3進行更好地再利用,那么新增的供應量就可相當于新修運河的總水量。”  

       要從根本上解決水危機的問題,必須大力提倡節約用水,不斷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設節水型社會,這是保障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汪恕誠部長指出。  

       他解釋說,節水型社會和通常講的節水,既互相聯系又有很大區別。它們都是為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這是其共同點;但要看到,傳統的節水,更偏重于節水的工程、設施、器具和技術等措施,主要通過行政手段來推動;而節水型社會的節水,主要通過制度建設,注重對生產關系的變革,形成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節水機制。他認為,通過生產關系的變革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推動整個社會走上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道路。節水型社會的制度建設要解決的是全社會的節水動力和節水機制問題。”  

       據介紹,建設節水型社會這一目標將主要由幾個步驟加以實現。一是明晰初始水權:在中國,水的所有權屬于國家,中央政府根據法定程序,通過水權初始化而明晰水資源使用權,以某種方式將水的使用權賦予給各個地區、部門與單位。

      “還要確定水資源宏觀總量與微觀定額兩套指標體系。按照汪部長的說法,水資源的宏觀總量指標體系用來明確各地區、各行業乃至各單位、各企業、各灌區的水資源使用權指標;水資源的微觀定額指標體系用來規定單位產品或服務的用水量指標。  

       有關方面將綜合采用法律、工程、經濟、行政、科技等措施,保證用水控制指標的實現。要特別注重經濟手段的運用,最重要的是制定科學合理的水價政策,象超用加價、節約有獎,轉讓有償等,充分發揮價格對促進節水的杠桿作用。汪恕誠說。  

       與此相對應,有關方面正在逐步上調水價,以鼓勵節約和補貼水處理的成本。政府將提高工業用水的價格,對先處理后排出的企業實行優惠水價。仇保興副部長披露說,新的水價政策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實施。  

       我們要建立好用水權交易市場,水權可以有償轉讓,以實現水資源的高效配置。據汪恕誠部長介紹,占用了他人的水權,需要付費;反之,出讓水權,可以收益。通過水權交易市場進行用水權的有償轉讓,買賣雙方都會考慮節水,社會節水的積極性被調動,水資源的使用就會流向高效率、高效益的領域。”  

       他還表示,建設節水型社會要鼓勵社會公眾以各種方式廣泛參與,使得相關利益者能夠充分參與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如成立用水戶協會,參與水權、水量的分配、管理、監督和水價的制定。  

     節水型社會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三大體系。汪恕誠則總結說,建立以用水權管理為核心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建立與區域水資源承載能力相協調的經濟結構體系;建立與水資源優化配置相適應的節水工程和技術體系。  

       建設節水型社會的設想,得到了眾多人士的關注和贊賞。到北京參加世界水大會的很多代表認為,中國解決水危機的規劃與做法,能夠解決其自身很多的問題,而且,未來數十年里,中國將蘊涵污水、給水和再生水處理和運營的大市場,這對全球而言又是行業內絕無僅有的商業機會。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北京辦事處淡水項目主任李利鋒博士看來,中國需要在學習國外的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傳統的、以工程措施為主導的水資源管理與利用模式,將清潔生產與節水型社會的建設落到實處,并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的水源涵養、水質凈化、調蓄洪水等服務功能來解決中國的水問題。水資源問題警告人類應當注重對自然的保護,因為大自然是水的來源。”  

      未來15年,將是我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關鍵時期。汪恕誠表示,到2010年,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會明顯提高,萬元(人民幣)GDP用水量年均降低6%以上;全國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0.45提高到0.5,全國農業灌溉用水基本實現零增長;工業萬元增加值用水量從173立方米降到120立方米以下;服務業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國際先進水平。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業內交流
更多關于 促進水循環利用:國人面前的緊迫使命 的資料
· 促進水循環利用推動綠色建筑發展 [2008-01-08]
· 促進水循環利用 推動綠色建筑發展 [2007-09-03]
· 促進水資源循環利用:國人面前的緊迫使命 [2006-09-25]
 

熱點專題

2018水世界企業高級會員

第十二屆中國城鎮水務大
最新更新論文
最新圖紙更新

絮凝沉淀池圖紙

臭氧消毒制備間及接觸氧
·絮凝沉淀池圖紙
·臭氧消毒制備間及接觸
·氣浮機圖紙
·造紙廢水全套圖紙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承辦: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09 版權所有 京ICP備06062082號-1 京公海網安備110108001947號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北附樓312室(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814
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導航 - 投稿 -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