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建筑與住宅小區的水循環利用是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推進綠色建筑發展、創建節約型社會的重要措施。在8月29日召開的建筑與住宅小區水循環利用技術論壇上,圍繞建筑節水與水資源利用技術標準、新型節水技術與器具、建筑中水處理與回用、雨水收集與利用、非傳統水源安全利用關鍵技術、住宅小區水循環綜合利用技術等議題,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介紹了提高建筑與小區的節水率與非傳統水源利用率的適用技術與管理模式,交流了綠色建筑與小區水循環利用工程實例和設施建設與運行的成功經驗。
本論壇由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秘書長王嵐主持。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設計院副院長、教授級高工曾捷在題為《綠色建筑之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的發言中,給出了中國綠色建筑的定義: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物。在發言中,曾捷針對綠色建筑標準中的節水和水資源的有效利用進行了深入的闡釋。
北京建工學院黨委副書記、教授張雅君在題為《綠色屋面節水灌溉技術》的發言中,對屋頂綠化的分類和節水灌溉制度和技術進行了說明,對節水灌溉技術選擇進行了分析,并對各種灌溉水源,如自來水、城市再生水、自建收集處理系統的雨水、自建收集處理系統的建筑中水等的資源配置進行了經濟性分析。
作為奧運會主會場的鳥巢,彰顯科技奧運、綠色奧運理念的閃光點之一就是--雨洪利用。在雨洪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方面,鳥巢力求技術先進,充分合理,切合實際。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節能與新能源工程中心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劉鵬在論壇上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國家體育場鳥巢的雨水利用方案、回水構成及雨水供水方案,并進一步分析了雨水利用技術的基本問題及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副教授董文藝結合深圳中水回收的實踐,在題為《建筑與住宅小區中水處理技術與示范》的發言中,對中水回收的工藝流程、運行效果等做了介紹,還分析了其節水效益。青島三利集團北京分公司技術經理張永在論壇上介紹了該公司的無負壓(無吸程)管網增壓穩流給水設備,該設備具有節資、節能、衛生、環保的特點,停電也不會停水,健康安全。
北京建工學院城建系教授汪慧貞、重慶大學城環學院副院長何強教授、中國市政華北設計研究院水研所總工及教授級高工陳立、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及高工唐運平等就《熱力系統中水補水技術》、《綠色建筑小區的水循環綜合利用技術與綜合示范》、《降低建筑水耗的綜合關鍵技術》、《住宅小區景觀水體水質保持技術》進行了發言。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的郭清斌先生代表浙江大學環境與發展研究所所長、高級工程師金元歡做了題為《營造長期清澈見底的水景-- 住宅小區水景觀設計、施工和治理案例分析》的發言。
論壇上,參會代表還就建筑與住宅小區水循環利用技術方面的問題和專家代表進行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