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污水再生利用規劃》昨天通過國內專家學者論證,出臺的中遠期目標顯示:至2010年,無錫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將由現在的70%上升到90%,再生水處理點將從過去2個增加到10個,規模將從目前的30.5萬噸擴大到49萬噸,再生水利用率從原來20%升至30%,“綠色排污”充分利用城市污水資源,每天將為錫城節水30多萬噸。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以城市污水為再生水源,經深度凈化處理達到可用水質標準,為可靠的第二水源。無錫目前自來水年生產能力160萬立方,供水總量24000萬噸;日排污水總量100萬噸,市區日處理污水能力已達到70萬噸。
調查表明,無錫大型工業企業特別是熱電、冶金、紡織和化工類企業,每年以河道為自備水源取水量超過1億立方,大部分水用作循環冷卻;城市大部分道路綠化帶、苗圃、草坪和公園,也直接用自來水澆灌,面積達4747萬平方米的城市道路,澆灑水源及沖廁、洗車、盥洗以及中央空調冷卻用水全部為自來水,再生水利用存在著極大空間。規劃提到,由于河道的污染加劇和河水水質的惡化,城鄉有些河水發黑發綠,甚至還有惡臭氣味,特別是一些斷頭浜和小河道,因常年得不到潔凈的水源,水體流動性差,因此形成許多死水潭,嚴重影響周圍居民生活,F在利用再生水給大面積的景觀水體和城市小河浜以及公園內湖、廣場噴泉等沖洗、換水和補給水,不僅可節約大量自來水,還可減少排入河流的污染總量,加大河水的流動性,恢復河道水質。此外再生水中含有剩余的氮磷等營養元素,又可給綠化草木“施肥”。專家透露,今后42%的再生水將用于工業,27%用于城市雜用水,31%用于景觀環境。
目前無錫市污水處理廠的二級尾水一般都就近排入附近河道,匯入大運河流出無錫,或者最終進入太湖。上海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馮滄教授說,太湖湖水是飲用水水源,必須減少污染物進入太湖水體。再生水的利用,將每年減少化學需氧量排放4753.8噸、生化、懸浮物排放1841.6噸、氨氮排放698.1噸、總氮排放1648.8噸、總磷排放128.5萬噸,提供優質河道補充水4355.5萬噸。無錫市排水管理部門介紹,再生水規劃的實施,將實現分質供水,降低用水成本,延緩需水量的急劇增長,緩解水資源緊缺的局面,極大地提高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增加污水更新利用率,進一步促進國家節水型城市創建活動,從而取得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雙贏”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