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位于山東半島西南部,面積1780
km2,屬資源匱乏型缺水城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4271億m3
,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為321.4m3
,僅為全國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的14.6%。改革開放初期,即墨市引進了大量工業企業,而污水處理廠等相關設施沒有配套,大量污水未經處理排放入河道,導致水環境惡化。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惡化已經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因素。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長期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的原則,在節水的同時,開發利用非傳統水資源,是解決缺水的重要途徑,其中污水資源化就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措施。
1 污水資源化的必要性
2003年,即墨市污水排放量為1916萬m3 左右,與當年自來水供水量1910萬m3 相當,這部分水中只有0.1%的污染物質(比海水的3.5%少得多)
,如能處理回用,將大大節省自來水的供應量,還能減輕河道的污染,既解決了供水緊張的問題,又改善了區域環境。
污水資源回用在國外已經有較長的歷史,以色列的中水回用率由1974年的8%發展到現在的80%以上;美國已經有350
多個城市采取了污水處理后回用,其中用于農業占58.3%
,回用量為3億m3
/a,回用于工業占40.5%,回用量為2億m3
/a。污水資源化已經成為許多國家解決用水緊張和保護環境的有效措施。而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后用于工業和冷卻用水,已經有20多年歷史。
即墨市的污水回用還處在起步階段,
新建6萬m3
/d的污水處理廠也只是在二期時考慮了污水回用問題。目前,只是在熱電廠等一部分企業將污水簡單處理后用于冷卻、沖洗。如果將排放的污水進行必要的處理,回用于那些對水質要求不高,而且用量又大的工業冷卻、沖洗,以及市政綠化等,將大大減輕城市供水的負擔,水資源緊張的局面將得到極大改善。此外,城市污水就近可得,不受旱澇及季節影響,經二級處理的城市污水再稍加深度處理即可回用,基建投資和處理成本對比自來水要低得多。
2 污水資源化存在的問題
目前,制約該市污水資源化開發利用的主要因素:一是水務一體化管理不夠全面,仍然存在著部門分割管理,難以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目前,即墨市尚不是真正意義上水務一體化管理,供水、排水、節水和水源仍分屬不同的部門和機構管理。由于職能設置、互相之間配合不夠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污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進程。二是目前尚沒有鼓勵使用中水的激勵措施,導致各企事業單位利用中水的積極性不高。三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對于中水等非傳統水源利用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往往不把其看作是資源,只當作是廢水。四是即墨市的污水回用尚處在起步階段,目前中水回用的技術、設備水平還不夠先進,質量指標體系也不完善。五是現有供水價格和自備井的水資源費偏低,使得中水價格較高,難為社會所接受。六是對污水資源化利用資金投入的力度不大,使得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運行管理和中水輸送管道的鋪設均缺乏應有保證。
3 污水資源化開發利用的對策
3.1 建立完善的水資源統一管理體系
根據即墨市的實際情況,逐步建立與現代水利相適應的水務一體化管理體制,逐步建成蓄水、供水、節水、治污和回用的節水防污型水資源管理保障體系,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及城市污水的處理與回用方面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從組織上來保證和協調各種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3.2 建立完善污水回用的政策與規章
經過處理的污水回用在二、三產業和家庭中規模還比較小,需要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扶持。一方面,及時出臺相關的辦法或規定來指導污水回用;另一方面,利用價格、投資等經濟杠桿,鼓勵中水回用。同時,對一部分用水戶,特別是工業用水大戶,用行政措施促使其使用中水。
3.3 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通過電視、報紙等宣傳媒體,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宣傳,使廣大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城市污水作為第二水資源,回用于工業及市政綠化,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使污水回用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被社會所承認。
3.4 保證中水水質滿足要求
中水利用,關鍵是中水能用。這就要求污水處理廠按照用戶的要求,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中水用戶的布局,一般遵循“由近及遠,先易后難”的原則進行,首先安排離污水處理廠較近、水質可以滿足的用水大戶。對于用水量大,并且以冷卻水為主的工業,如熱電、化工等工業部門,不與反應物相接觸的間接冷卻水,除溫度升高以外,水質并未受到污染,完全有條件再利用。在生產過程中,各個工藝對水質和水溫的要求并不一樣,可以把水分成幾個等級,串聯起來逐級使用,達到一水多用。
3.5 實行清污分流,降低污水處理成本和中水利用成本
在企業、生活小區或者家庭內部,對不同水質、不同用途的水,實行分流,是方便中水回用、減少廢污水排放量的直接有效措施。能回用的水與不能回用的水分開,可生物處理的水與不可生物處理的水分開,能分開的水越多,處理起來越簡單,越有利于污水回用。在處理過程中逐步實現“分散處理與集中處理相結合,分散回用與集中回用相結合”,對性質不同的污水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對共同性質的污水集中起來處理。通過上述有效措施,就可以降低污水處理成本和中水利用成本。
3.6 多渠道落實建設和運行管理的資金
目前的污水處理廠建設資金和運行費用的資金來源:一是各級財政預算內撥款和收取的污水治理費;二是利用國內外銀行貸款。改用中水以后,會給污水處理廠和用戶都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所以供需雙方都需要承擔一部分建設和運行費用。鋪設輸送中水的管道所需資金,可以爭取財政資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