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為了說明水樣的一般外觀.以“肉眼可見物”來粗略描述其可察覺的特征。
1.1
來源
水源水中的肉眼可見物包括各種可能的雜質:如果自來水含有這些物質則可能引起用戶不滿:常見的肉眼可見物有:懸浮固體、水面飄浮物、沉積物、微生物和未成熟的幼體等.水中存在的色度和濁度會加重肉眼可見物的影響:
出廠水如果濁度控制得當.一般是清澈透明的。但是如果過濾工藝不完善一藻類雜質穿透、濾池漏砂.或者清水池長期未清洗.內部積泥、微生物孳生·都可能造成出廠水帶有肉眼可見物。
管網水中肉眼可見物更加常見:管道內壁材料腐蝕脫落、微生物孳生繁殖、管道銹垢或者生物膜脫落.都容易造成肉眼可見物影響水質。管道內pH值和溫度改變·對于硬度高的水可能造成無機鹽析出結垢:金屬管道銹蝕可能引起紅色、黑色沉積物·并且伴有高色度:
紅蟲(搖蚊幼蟲)是南方自來水中很常見的一種微生物.大多數情況是因為二次水箱污染引起搖蚊繁殖.也有可能是凈水工藝不夠嚴密造成的:
夾氣的壓力管道水,有時出水會出現大量氣泡釋放.形成“牛奶水”一但這種情況一股無害,靜止一段時間待氣從水中釋放后即可以澄清:
1.2
肉眼可見物對健康的影響
肉眼可見物與水質危害沒有必然聯系.并不會直接影響人體健康.但是是對水中帶有污染物的一種警告。必須查明肉眼可見物的來源.方可以放心使用:
2
分析方法
檢測肉眼可見物時要求選取有代表性的水樣.置于無色透明的玻璃瓶中·對照充足光線仔細觀察。檢測天然水的肉眼可見物及受污染水的漂浮物,宜在現場進行。肉眼可見物的檢測帶有一定的主觀性。
3
限值
肉眼可見物預示著水質嚴重污染的可能性.必須首先查明原因,消除水質影響,才可繼續使用.世界各國在該項指標的要求上是一致的.即水中無任何肉眼可見物。肉眼可見物對于感官性狀影響嚴重,因此確定水中不得含有任何肉眼可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