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名湖市長聚首江城

時間:2009-12-15 來源:武漢晚報 作者:陳自力

11月3日,東湖、西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滇池、洱海、撫仙湖等中國九大名湖的所在地的市長在漢聚集,以“保護湖泊·共商城市發展對策”為主題進行討論,與會市長們一致認為:“湖興則城市興”,湖泊已成為城市生命力的象征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

武漢市市長阮成發:11湖向長江“靠攏”

2006年,武漢啟動“清水入湖”截污工程,已投入8億多元,截斷中心城區40個湖泊224個排污口,到今年底,中心城區40個湖泊、281個排污口將全部實現截污,徹底終結城市污水直排入湖的歷史。目前,漢陽龍陽湖、三角湖、墨水湖、后官湖、南太子湖、北太子湖“六湖連通”工程成功進行了調水試驗,動態水網初步形成。武漢將投資158億元,使東湖、沙湖、楊春湖、嚴西湖、嚴東湖、北湖6個主要湖泊,以及青潭湖、竹子湖等5個子湖與長江連通,實現江湖相濟、湖湖相通,打造中國最大的城市湖泊生態濕地群、國內一流的生態旅游區、國際知名的水環境水生態科教示范基地。

大理副州長許映蘇:成立“護湖公司”

洱海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淡水湖泊之一,是大理的“母親湖”。2003年,洱海大規模爆發藍藻,部分水域首次退化到五類水質。

大理除了截污、退塘還湖、退耕還林、退房還濕地、出臺水法等,還專門增設了流域鄉鎮環保工作站,聘請灘地協管員、河道管理員和垃圾收集員,負責洱海灘地和入湖河道的常年管護及日常保潔。組建了洱海保護治理國有投資公司,2003年以來,大理州累計投入15.1億元資金實施了洱海綜合治理保護“六大工程”,在未來幾年內將計劃投入27億元資金,對洱海進行全面的科學保護和污染綜合防治。

2004年以來,洱海水質持續得到改善并總體保持Ⅲ類,2008年有半年以上達到Ⅱ類水質,“洱海經驗”被國家環保部向全國推廣。

九江市市長曾慶紅: 情愿經濟發展慢也不能污湖

九江境內的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和幾大淡水湖中唯一沒有被富營養化的湖泊,鄱陽湖的水質一直保持在Ⅲ類水體水質標準以上,鄱陽湖的支流湖泊——廬山西海308平方公里的水域中,繁生著對水質要求極高、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

鄱陽湖水質優良關鍵是上游來水都是高山流水,入湖水質較好;另外,九江市也興建了11個污水處理廠,堵住了大部分排入鄱陽湖的污水。

為保持這難得的一湖“清水”,江西省制定嚴格的法規: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湖體核心區屬于禁止開發區,沿湖3公里范圍內都屬于限制開發帶。情愿經濟發展慢一點也不能以污染湖泊為代價。

玉溪副市長謝興榮: 拒絕“惡鄰”入內

撫仙湖是全國第二深淡水湖泊,是珠江源頭第一大湖,也是九個湖泊中唯一一個一類水質湖泊。

撫仙湖除了保護措施到位外,重要的一點是拒絕“惡鄰”入內。玉溪投資3.7億元、全長23.45公里的星云湖-撫仙湖出流改道工程建成通水,改變了湖水的千古流向,截斷了星云湖每年4000多萬方劣五類水流入撫仙湖,使撫仙湖水倒流進入星云湖。湖水多繞行150公里后匯入南盤江,保護了撫仙湖,改善了星云湖水質,有效解決了玉溪市中心城區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