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兮歸來——一個湖泊的重生

時間:2009-12-14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作者:白波

在通過調度恢復東居延海水面的同時,黑河管理局按照黃委部署,確立了“充分利用大自然自我修復能力,輔以必要的人工措施,恢復與重建東居延海及周邊生態系統”的工作目標,形成了“長遠打算、多方聯動、分步實施、綜合治理”的工作思路,開展了人工植樹種草的嘗試,組織編制了東居延海生態修復工程可研任務書,以期逐步恢復東居延海的生態功能,保持河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2008年,黃委李國英主任在全河工作會議上指出,黑河以東居延海進水為標志的初級階段的水調目標已經實現,今后一個時期,黑河水資源管理與調度的方向和目標應是通過多種措施,維持和改善下游及尾閭生態系統。黑河管理局認真貫徹黃委工作部署,編制了《黑河生態水量調度方案》,著重構建了下游生態水量調度的指標體系,提出了狼心山斷面徑流過程及斷面水量配置指標、地下水位指標、東居延海水量指標等,并據此制定了各時段的生態水量調度計劃。2008、2009年積極開展了生態水量調度探索與實踐,力圖通過優化調度方式、提高調度精度來繼續改善尾閭湖泊和綠洲生態。首先,加大了春季調水的協調力度,利用冬春雨雪較多,墑情較好的有利條件,壓縮灌溉周期、控制平原水庫蓄水,提高下游春季生態用水保障程度;充分利用春季融冰和開河水量,擴大林草地灌溉面積,春季即輸水入東居延海;加強了對額濟納綠洲生態用水管理,要求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狼心山斷面來水情況,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制定額濟納綠洲生態用水計劃,實現按計劃配水。

一系列的創新舉措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到今年的8月20日,東居延海已經實現了連續5年不干涸,通過調度進入湖泊的水量已累計達3.79億立方米。湖區重現鳥鳴魚躍的動人景象,湖濱土壤含水量增加、地下水位升幅明顯,周邊林草地面積達7.5萬畝,生態功能初步顯現。隨著尾閭湖泊生態的改善,東河、西河地區地下水位普遍回升,沙漠不斷進逼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局部地區小氣候有所改善。經歷了生態劫難的東居延海和黑河下游綠洲,正脫胎換骨、走向新生。

居延海—— 一篇仍待續寫的傳奇

“東居延海的恢復是一次生命的希望,還是一次短暫的安慰”?“東居延海的恢復會成為歷史長河中可有可無的一張快照嗎”?關注黑河和東居延海的人們常常這么發問。這些疑問和擔憂并不多余。因為東居延海連年不干涸并不意味黑河下游生態危機的解除,更為嚴峻的考驗已經擺在人們面前。流域近期治理實施完畢,水量調度效果缺乏后續治理措施的鞏固,常規調度措施已經發揮到了極致,一些矛盾和問題可能會重新變得尖銳;黑河水量調度無控制、無預報的狀態仍在延續,難以滿足生態水量調度對調度精度的要求。從觀念上看,流域各方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對向尾閭調水也有著不同的認識,甚至有人主張放棄東居延海。

黑河管理局副局長、總工程師喬西現介紹說,單從經濟上來衡量,調水入東居延?赡苓h不如用這些水量發展灌溉農業、種些經濟作物來得直接和實惠,但東居延海是黑河生態系統重要的物質和能量交換場所,是野生動植物繁衍生息的家園,是穩定下游綠洲生態的一個重要砝碼,東居延海不干涸是維持黑河生命健康所必需的,是為流域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所作的儲存,如果把這些水量吃干喝凈,無疑于寅吃卯糧,欠下了大自然的債。從歷史上看,在干旱缺水地區,一個大的湖泊的衰亡通常伴隨著沉重的生態災難,遠有隨羅布泊的游移而湮滅的樓蘭文明,近有隨青土湖消失而不斷退化的民勤綠洲,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我們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

談及今后,喬西現說,今年5月水利部以部長令形式頒布的《黑河干流水量調度管理辦法》,確立了黑河干流水量調度的管理體制,健全了水量調度責任制,對進一步搞好黑河水量調度、確保調水入東居延海作出了明確規定。流域管理機構將按照《辦法》要求,不斷創新調度模式,繼續開展生態水量調度探索與實踐,深入開展下游綠洲生態需水研究,逐步建立流域生態監測系統,選擇更為合適的時機向下游和東居延海補水,推動東居延海生態修復工程立項實施,為尾閭湖泊和下游綠洲生態的持續改善創造條件。同時,流域管理機構將積極推動黃藏寺水利樞紐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改變無控制調度局面,為黑河工作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在這篇文章即將成稿之即,黑河管理局又一批工作人員奔赴調水一線,協調、督促向下游及尾閭輸水。據悉,由于上游來水過程不利,中游旱情嚴重,今年的水量調度形勢異常嚴峻。

誠然,東居延海及黑河下游生態的恢復和重建依然是征程漫漫。再譜“綠色頌歌”、續寫內陸河調水傳奇,需要強有力的技術和工程手段,更需要人們保持“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清醒和節制。畢竟,黑河(當然也包括東居延海),不僅屬于人類,也屬于流域內的萬千生靈,不僅屬于現在,也屬于歷史和未來。

上一頁 頁碼:[<< 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