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多年來,對于湖泊水體富營養成份的形成原因,已有很多水環境專家進行過深入地研究和探討,這也是當前一個世界性研究課題。普遍認為主要是由城市工業、城市排污以及農業化肥流失等造成的[1]。但就如何治理湖泊水體富營養成份造成的污染,還沒有那一種單純的理論指導實踐,成形一種治理的模式,其污染的根本成因還值得商榷。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工業產值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不可能不發展城市工業,而且今后城市工業規模還要不斷壯大;與此同時,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如果不使用化肥,糧食產量就難以保證,進而導致十多億人的吃飯問題將會更加棘手,所以,在當前乃至今后的一段時間里我國的農業生產也不可能大幅縮減化肥的使用量。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直到現在很多專家們研究來研究去,始終沒有抓住導致湖泊水質變壞的主要原因。
導致湖泊水體污染的真正元兇其實正是“水下面”的污泥。只要經常性地對水底污泥進行清除,就能有效地化解來自城市和農村的污染。因為,污泥這個東西太“肥”了。它在有效地吸收和腐化水中有害物質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向水體釋放富營養化物等有害成份。
如果一個水環境專家在研究某地的湖泊水體污染狀況時,始終不提“污泥”二字,而對水葫蘆、水草、水中浮萍、赤潮等現象,也僅僅認為只是水中的富營養化成份增加所致,而不知道導致富營養化成份增加的真正原因是污泥“作亂”的話。那么,就只能說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筆者也敢斷言他的研究方向肯定是“走偏了”。
此文僅以河北省白洋淀近年來的水體污染為例做一些分析,探尋造成湖泊污染的根源所在,進而找出解決同類問題的最好方法。
二、白洋淀現狀
白洋淀位于河北保定境內,淀區主要在保定地區安新縣境內,一部分在滄州地區,涉及任丘、安新、容城、雄縣、高陽等縣、市。屬于平原半封閉式淺水型湖泊,面積366平方公里,蓄水量約1億立方米,2007年3月,白洋淀景區經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審核批準為AAAAA級景區,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并以大面積的蘆葦蕩和千畝連片的荷花淀而聞名,素有“華北明珠”之稱。1982年干涸,1988年大雨使白洋淀湖區恢復,為保證白洋淀不再干枯,自1997年至2006年,白洋淀先后從上游水庫17次生態補水,近10年累計向白洋淀調水15億立方米。2004年春節前后,白洋淀發生大面積死魚事件,造成數百萬斤魚死亡。受污染水域達46187畝,其中養殖水域17074畝。2006年3月,白洋淀部分水域大量死魚。該事件在保定市引發了一場環保風暴,關停限排了白洋淀上游200多家不穩定達標排放的排污企業。白洋淀現有143個淀泊,并被3700多條溝濠連接[2]。
多年來,在各種媒體上也經?吹綄Π籽蟮碚{水工程的報道,主要是由于白洋淀水位太低,面臨水質惡化的局面。為了更好地保護好這塊“地球之腎”,通過遠距離調水來“稀釋”重度污染的白洋淀水體,但是直到現在白洋淀的生態依然很脆弱,水質也很不穩定。地球之腎成了藏污納垢之湖,有其美名而無其實效。
各種資料顯示,白洋淀里的“黑淤泥”,深至3-4米,淺至1-2米,造成白洋淀水質差的主要原因正是——“黑淤泥”太多了,從而導致白洋淀水質太“肥”了。
三、治污的設想
如果我們對水域面積達366平方公里的白洋淀清除湖底淤泥將是一項很大的工程,但是要想全面恢復和提高白洋淀的經濟和生態效益,就唯有此種辦法,除此之外恐別無良法。
對“黑淤泥”要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要辯證地看待。一方面,“黑淤泥”在存量不大的情況下,對上面的表層水質影響較小,而且對水中的“雜物”有一種吸附和促進腐化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有效阻止地表水的下滲速度,能有效地節約用水和化解污染物。另一方面,如果積聚的污泥太多太厚,就會使其“吸附力”幾乎喪失殆盡,其中的有毒物質就會不斷地在水中擴散,最終導致水體中的富營養成份嚴重超標[3]。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