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賢: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

時間:2009-12-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2008年初,胡錦濤主席從建設生態文明的高度提出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使休養生息成為中國水環境綜合治理的指導思想。

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是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基礎所系。水乃生命之源、世界萬物之本、文明興衰之根,文明的進步、民族的強盛、社會的繁榮、文化的發展無不與水有著緊密的聯系。洶涌澎湃的尼羅河、璀璨的古埃及文化直接影響到巴比倫王朝的盛衰興旺。地中海優美的自然環境成為古希臘文化的搖籃,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滋潤著絢麗的中華文明。而因水資源不合理利用造成文明興衰的例子也比比皆是。聞名于世界的地中海文明、撒哈拉文化就因水環境的惡化而相繼消亡。可以說水融入了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人與水的和諧連綿不斷,維系著人類文明的浩瀚進程。

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是尊重自然規律的重要體系。在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下,經濟發展速度越快,污染排放越多。在某種意義上,發展就是燃燒,燒掉的是資源,留下的是污染,產生的是GDP。而科學的發展就是要燒掉的資源越少越好,留下的污染越少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叫資源節約,后者叫環境友好,加起來就是又好又快。

科學發展和傳統意義的發展有著根本的不同。當人們對水環境的索取大大超過其承載能力的時候,流域生態系統就嚴重失衡,體弱多病,不堪重負,如果繼續延續下去就會產生嚴重的生態災難。就是說,要把江河湖泊看成是有生命的東西,要給予它人文的關懷。當然,休養生息是積極的防治,絕不是消極的防治,不能用停止發展的方式來讓水環境休養生息。

因此,環境問題在本質上是一個經濟發展問題,是一個發展道路問題、生產方式問題、經濟結構問題、消費模式問題,離開發展、離開經濟建設談環境保護那是緣木求魚。

從國內情況來看,江蘇太湖治理的經驗很有借鑒意義。2007年5月,太湖藍藻暴發,江蘇省和無錫市痛定思痛,認識到太湖污染在水中,根治則在岸上,控源截污是釜底抽薪。于是,調整了工作思路,把控制外源和內源結合起來,對15條入湖河流實行了嚴格的管理措施。2008年太湖湖體綜合富營養化狀態指數為60.2,同比下降了1.5,53個湖考核達標率同比提高了23.8個百分點。

實踐表明,保護湖泊,只要認真地去做,就一定能夠做出成效,關鍵是要真正做起來。

(摘自11月2日在武漢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上的講話,作者為環境保護部部長)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