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湖泊40年富營養化面積增長約60倍

時間:2009-12-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

11月2日,第13屆世界湖泊大會在武漢舉行開幕式,本屆湖泊大會的主題是“讓湖泊休養生息,全球挑戰與中國創新——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來自全球5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政府官員等1200余人齊聚武漢,共商湖泊治理和可持續發展大計。

記者在此間進行的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上了解到,近年來我國湖泊富營養化問題日益突出,從上世紀70年代到現在的近40年間,全國湖泊富營養化面積增長了約60倍。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國際湖泊環境委員會委員金相燦介紹說,上世紀70年代,我國湖泊富營養化面積約為135平方公里,而隨著近年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目前富營養化面積已達約8700平方公里。

他解釋說,這是由于上世紀70年代,湖泊富營養化主要以城市湖泊為主,面積都比較小。而2000年以后,太湖、巢湖、滇池等大型天然湖泊出現大面積水華,導致全國湖泊的富營養化面積急劇增加。

據了解,全國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2000多個,目前發達地區的湖泊富營養化已經比較嚴重,大城市的中心湖泊及一些小湖泊已基本富營養化甚至重度富營養化。

以太湖為例,近20年來太湖水污染嚴重,上世紀80年代還是以二類水為主,到2000年以后水體已是五類至劣五類為主,水華占到總面積三分之一,F在太湖、巢湖已是中度富營養化,洞庭湖、鄱陽湖也具備一定程度的富營養化條件。

金相燦說,根治湖泊的富營養化是一個國際難題,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過去我們總是將治理局限于湖泊本身,只是在設法降低湖泊中的總磷、總氮、化學需氧量等,沒有系統地考慮到整個流域的治理,導致近年來我國治理湖泊耗資巨大但效果卻不很理想。

他提出,建立清水產流機制,利用產業結構調整、工程治理等一系列綜合措施控制湖泊及流域污染源頭,改善湖泊水體生態環境。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