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在水生態環境全面惡化的今天,已經變成了“海納百污”。環保部海洋環境公報顯示,在經濟發達和人口密度大的近海海域杭州灣,劣四類水質高達100%;曾經是中國“海上糧倉”的東海,近海海域為中度污染,赤潮頻發!案渤仓,安有完卵”,水生態的污染已經蔓延到中國7大水系的各個角落,清澈、潔凈的自然之水已經成為遙遠而模糊的回憶。
中國的水環境整體惡化的狀況近年來并沒有得到根本改善,接連不斷的水污染事件挑動著人們脆弱的神經。
水質安全?水生態安全?
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已經在中國水環境監測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自2009年7月1日開始,中國環保部的網站上開始向社會公開水質監測的實時信息,環境信息公開成為環境管理的一種手段。“但是水質監測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監測需要,我國的監測體系應該逐步從水質管理向水生態管理過渡,水質保護也應該逐步向水生態保護發展!敝袊h境科學院的姜霞博士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時間倒回20年,中國的水監測甚至算的上是一個奢侈名詞,彼時在交通部環境中心工作的牟一萍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還還停留在滿足供水需求的階段,即便是在交通部環境中心的水質檢測實驗室也只有一些從國外進口的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光譜,離子色譜和氣相色譜等儀器,能有這樣條件的實驗室可能也就是部屬的幾個中心實驗室。地方和基層實驗室的檢測條件更加簡陋,滴定、比色和目測為主要分析手段!
直到80年代后期氣/質聯用儀才進入環保部門,揮發性和半揮發性有機物開始成為環境監測的“關注對象”。在美國EPA標準的基礎上,中國制定了自己的水質有機物及痕量元素檢測技術方法和標準;1997年ICP-MS進入水質重金屬等無機元素的檢測領域,這在當時讓很多人包括環境檢測的專家都驚呼:“太超前了!”原本只檢測5種重金屬元素的環境監測部門一下子實現23種元素同時檢測,使水質監測項目更加完善。2006年12月29日國家發布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檢測項目比實施20多年的GB5749-1985的35項提升至106項,其中增加了71項,修訂了8項。
如今,國內成百上千個環境監測實驗室和水質檢測中心都裝備了安捷倫從氣/質聯用儀到ICP-MS,液/質聯用儀等在內的先進儀器,這讓“中國環保系統的老兵”牟一萍感慨不已。
然而即使達到了現今的水質安全的標準也不能代表水生態的安全。2009年8月23日在北京舉行的第29屆二惡英大會上,來自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江桂斌研究員表示,對于一些傳統的持久性有機物如滴滴涕、二惡英等,人們已經意識到它們對生態環境的危害,但對一些新型化合物如溴代聯苯醚和全氟類化合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在中國并沒有非常深入的研究。生態環境中心的楊敏研究員也認為,目前我國的河流比較關注的是COD、氨氮等指標;湖泊主要關注營養元素氮、磷,今后應該更需要關注由于人工化學品的大量使用而導致的生態危害問題!爱吘顾鷳B的安全才是人類安全的前提和保障!苯家脖磉_了這樣的觀點。
如何拯救“病入膏肓”的中國水環境?
工業和城鎮居民生產和生活廢水污染、農業面源污染、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水環境的幾大“毒瘤”!跋任廴荆笾卫怼钡母厕H在中國被重蹈。
已經污染的河流和湖泊治理資金耗費巨大,收效甚微。以太湖為例,早在1995年太湖就被列為“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重點,國務院要求在1998年底之前實現所有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的規定。1999年1月1日零時,當地政府宣布排放基本達標,然而次年7月太湖藍藻大規模暴發,前期治理陷入尷尬的境地。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