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蘊芳是素有“華夏第一村”之稱的江陰市華西村專門分管環保的黨委副書記。但3年前,她是華西村一家規模較大的染料化工廠廠長。那時化工廠生意興隆,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卻找她談話,要把染料化工廠關掉。吳蘊芳清楚記得老書記當時說的三句話,“金山銀山要,綠水青山更要,老百姓需要的生態環境更緊要”。最終,她流著眼淚親手關掉這家染料化工廠。也就是這一年,華西村毅然關掉了年產值達1.5億元、利潤超過千萬元的3家化工廠。至此,華西村與姓“化”的產業徹底決裂。
記者6月下旬來到該村采訪,吳蘊芳告訴記者說,關閉化工廠后,華西村開始致力發展無污染產業,大力扶持新興的太陽能產業,很快形成了太陽能熱水器規模化生產能力,華西村牌太陽能產品現已銷售全國12個省市,一年創造產值超過10億元。兩年前,華西村又組建了環?萍及l展公司,把精力投向“朝陽產業”。“可以說,這3年來,我在村里干環保是越干越有滋味。眼看著全村的河道越來越清澈,空氣質量越來越好,數萬只珍稀鳥類棲息在村里的生態林里繁衍后代,成群結隊的中外游客徜徉在綠樹成陰的農莊里,就越發覺得自己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綠水青山,不就是華西村的金山銀山嗎?”
這幾年,華西村不僅先后投資數億元,綜合治理工業區生態環境,而且花大氣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經濟,推行清潔生產,依托工業企業之間“唇齒相依”的優勢,創建了“原料運輸零費用”、“廢物吃干用盡”、“廢水遞級利用”、“廢氣制成增值產品”等20多種循環經濟模式,一年節能降耗、增收節支效益就超過了5億元。華西村還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了污水處理廠,經過提標升級,使華西村所有工廠污水處理都達到了國家一級排放標準。
今年,華西村開始對華新針織廠壓減排污總量“動大干戈”。他們組織專家對企業生產全過程進行“會診”,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排污總量削減方案,通過加大投資力度,大力實施“二升一”再提高工程、清潔生產和減量中水回用工程等,力爭全廠排污總量削減40%以上。通過一年污染減排攻堅戰,全村工業COD的排放量削減了31%。前不久,當他們得知華士鎮,因手頭已沒有排污總量的“糧票”,而無法再上新項目時,華西村果斷把工業企業的排污許可證交到江陰市環保局,重新核定了本村工業企業的COD實際排放指標,并表示把超額壓減的COD排放指標,無償奉獻給華士鎮政府,以支持全鎮經濟發展。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這是記者采訪中發現的華西村在生態環境整治中又一過人之舉。記者了解到,在砂山北面的4個自然村,曾因地勢低洼,成了污染匯集地,也是有名的“難以改變的北大荒”。華西村為改變這一面貌,通過整治建成了由高產農田、苗圃基地、糧油基地、休閑廊架、百花牡丹園、百果生態園、百樹生態園、智能化展示大棚等組成的“萬畝農林科技示范園區”,成為既是以“糧、果、樹、漁”匯聚的現代高科技農業區,又是一個四季飄香的生態旅游觀光園。這個昔日的“北大荒”,已成為每月都有鮮花盛開,季季都有水果飄香的“天然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