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成投運的5萬噸年硫磺回收裝置

凈水氧化塘里的水質清透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重化工企業和污染大戶之間有著等號,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是空氣污染的禍首,造成了酸雨和臟空氣。然而,當記者來到長江沿線第一家千萬噸級煉油基地——金陵石化時,卻沒有聞到刺鼻的氣味,道路兩邊都是蔥蔥郁郁的綠,使勁地嗅了嗅,空氣和其他地方還是沒什么兩樣,這是怎么回事呢?變化為何如此大呢?帶著疑問,記者采訪了金陵石化的相關部門。
工人曾被誤為有“狐臭”
采訪中,記者見到了硫磺車間的郭宏主任。自從1987年進入金陵石化,他已經工作20年,親身經歷了金陵石化的變化。
郭宏告訴記者,生產硫磺的原料是煉油過程中產生的硫化氫氣體,有著臭雞蛋一樣的氣味,非常刺鼻。在車間轉一圈,衣服就會沾上“臭雞蛋味”,別提工作一整天了。以前下班坐公交車回家時,衣服上的氣味總是令別的乘客捂鼻,引來不少報怨聲,更有人誤認為他有“狐臭”。而在金陵石化里,硫磺車間也是“差”的代名詞。別的車間領導教育員工,常會拿硫磺車間“嚇唬”人:“如果再搗蛋,就送你去硫磺車間!”可見,那時候的硫磺車間的工作環境很差,沒有人愿意去。
“現在的情況已經大不一樣了。”郭宏笑著說道,隨著三套國際領先水平的硫磺回收裝置的上馬,過去那種情形一去不返——車間里再沒有“臭雞蛋味”,坐車時也不會惹人嫌,而硫磺車間也從“冷”衙門變“熱”,不少人主動要求到硫磺車間工作,“現在可不是想來就能來的,還要考試選拔呢!”

檢測人員取水樣進行檢測

生產不忘綠化
“臭雞蛋”一年可賣1.5億
據介紹,2000年以前,金陵石化的硫磺回收率為95%,處理能力很低,只有7000多噸/年,大量含硫氣體被直接排放到空氣中,造成很大的污染。隨便人們對環境的日益關注,對環境保護的重視,金陵石化開始朝著清潔生產、節能減排方向發展,先后共投資40億建設硫磺回收裝置。
2000年12月,金陵石化投資引進意大利KTI公司的硫磺回收技術,增加了可以處理尾氣的硫磺回收裝置,年處理能力4萬噸。隨著煉油能力的提升,此后又建成兩套硫磺回收裝置。目前,金陵石化一年可回收生產硫磺10萬噸,回收率達到99.9%,二氧化硫排放量優于國家標準,對環境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硫磺回收裝置既是環保裝置,又是生產裝置。據了解,回收生產的硫磺銷路非常好,不少化工企業前來搶購,價格也從600多元/噸一路上漲到1800多元/噸。郭宏主任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按1500元/噸的保守價出售,10萬噸硫磺可以賣出1.5億。原先的廢棄物變成“金子”,不僅解決了污染問題,還實現了資源綜合利用的良性循環,帶來經濟效益,實現“雙贏”。
“開一備一”確保安全生產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如果硫磺回收裝置出現故障,發生泄漏,其后果不堪設想。對于可能出現的情況,金陵石化提前制定出應急方案,確保安全生產,不對外部環境造成惡劣影響。
安全環保處副處長陸鵬宇告訴記者,金陵石化具有完善的廢氣回收系統,三套硫磺回收裝置的年處理能力共計為19萬噸,實行“開一備一”方案,以環保為優先,“光是機器的折舊費用,每年都是一筆大的開支”。目前,一年僅生產硫磺10萬噸,富余9萬噸。如果突然出現機器故障,備用設備可以立即工作,保證含硫氣體的回收。如果硫磺裝置回收不了或不完全,還有火炬、氣柜系統可以進行回收,不會對外部環境帶來污染,周邊的居民可以放心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