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報道,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近日在談及今年下半年節能減排工作時說,下半年開始的省級領導班子換屆考察將進一步把節能減排工作作為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切實加強對地方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節能減排工作的考核。報道引起網民熱議。新浪、搜狐等有跟帖數百條。網民積極評價發改委這一做法,不少網民就當前節能減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節能減排納入政績考核將產生積極影響
多數網民認為,省級領導干部換屆考核節能減排的示范作用,對今年甚至“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將產生積極影響。有網民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只要高層動了真格,省對市,市對縣,縣對鄉,鄉對村,也必然會層層傳遞壓力。只要這種考核不走過場,哪個省份陽奉陰違甚至頂風而上,就拿哪個地方的行政首長開刀,相信一定會產生強大的威力。但眼下,很多地方的黨政領導更換過于頻繁,一個人一個號,一個人一個調,但這個號和調能夠無縫對接的很少。這樣,一方面不利于科學發展觀的順利貫徹落實,另一方面,也給考核帶來了很大的障礙。
應建立更具操作性的考核體系
部分網民認為,考核節能減排要想真正取得實效,應建立更具操作性的考核體系,防止一些地方官員玩弄數字游戲。有網民說,雖然中央三令五申要堅持科學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少地方干部還是將GDP當作“誰是英雄誰是好漢”的硬指標,而節約資源、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軟指標,往往還是被當作面團一樣,可以任意揉捏。導致節能減排措施不能落地生根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科學的評價、考核體系。節了多少、減了多少,雖然可以測算,但也有不小的可操作空間。在“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環境影響下,不少干部已經深諳操弄數字的訣竅。如果考核體系不嚴密、不科學、不嚴格,保不準某些地方又大玩節能減排的數字游戲。來自大慶的網民說,考核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數據對比問題。用資源實際耗費的數據與年初的計劃數據相比,根本對比不出來節能降耗減排的效果。最重要的是用當年實際耗費資源數據與前一年耗費資源數據進行對比,考慮增加或減少一些實際因素,考核效果會更真實、更明顯。希望國家的政策能更具操作性、更具針對性、更具權威性、更具懲戒性。有網民說,節能減排是一方面,可如果是大力開發旅游或野蠻開采而破壞生態環境,此類問題又不屬于“節能減排”范疇,那一把手是否就沒有責任了呢?是否也應列入考核目標呢?
從各個層面整體推進節能減排工作
一些網民建議,要把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國家應從宏觀、中觀、微觀各個層面整體推進,確保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從宏觀上,要完善能源政策和法律法規,鼓勵發展新能源和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從中觀上,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推動產業升級;從微觀上,要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提高產品檔次和裝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