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強調,要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淘汰多個產業中的落后產能,推廣節能技術。對重點用能單位和污染源要加強經常監督,對惡意排污行為實行重罰,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網友認為,節能減排關系到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落實這項“硬任務”應通過行政和經濟的手段落實。

論壇熱帖:溫家寶:對惡意排污將實行重罰 追究刑事責任!
實行節能減排沒有退路
新華網友:
中國資源有限,自然環境脆弱,政府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進行治理深得人心,老百姓拍手稱快。希望這些舉措能真正落實到位,各級政府及環保部門認真負起責來,不要以政績、經濟利益來損害環境利益,真正地讓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有機統一,使天變藍、水變清。
jingya:節能減排意義重大,關乎科學發展,從上到下都應高度重視,都應身體力行。國務院的節能排污九大舉措既符合實際,又十分得力。關鍵是要強力推行,決不能搞“下不為例”之類的軟性作為,堅持下去,肯定會大有成效。
曉凌:應該采取強硬措施,否則講了多年的控制排污恐怕難以實現,F在很多大江、大河、沿海海域由于工廠的排污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及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一定要采取堅決措施,嚴格按章辦事。
節能減排應落實問責制
澄澄:去年未完成節能減排任務,今年一季度不降反升,不問責還行嗎?生態環境的惡化,資源環境的匱乏,已經容不得我們手軟了。目標要求講了又講,利害得失擺得清清楚楚,結構調整所需的政策、出路和資金扶持都已經給了,如果還把GDP當硬指標,把這項關系可持續發展的大事當軟指標,不問責還行嗎?建議盡快出臺對各項各業節能降耗減排的法律法規,用法來處理違規者。
幽默壞小子:
關鍵在落實,嚴防地方保護主義,不能讓環保部門的處罰令形同一紙空文。要將環境污染指標納入政府官員的考核中來,杜絕急功近利的行為,這樣要比環保局孤軍作戰強得多。
新華網友:對惡意排污應該這樣理解,企業已經建立了污水等處理系統,但個別領導為了利潤,在環保監管部門不注意的情況下,關閉污水處理系統,偷偷直接排放。這是一種明知故犯的行為,如果造成重大污染事故,應該追究直接領導的刑事責任。
天山人:要實行問責制首先要明確責任,沒有責任就無法“問”,企業、環境監管部門應各負其責。對新上項目必須進行能源消耗審核和環境影響評價,不符合節能環保標準的不準開工建設,現有企業經整改仍不達標的必須依法停產關閉。
行政手段不是根本,還要發揮市場的作用
英雄5:在節能減排問題上,不能只強調行政的力量。實際上,這種自上而下的政府行為,只解決了節能減排的外部壓力問題,企業至今仍然缺乏一種內在的積極性。解決外部壓力可能要靠人,而解決內在的動力,必須依靠市場規律的激勵。
treaty:節能減排問題應該致力于“堵”與“疏”兩個途徑來解決。對于企業以節能減排為目標的技改項目,政府應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比如提供項目基金或貼息貸款。
實話虛說:
減排意味著增加成本,污染企業出于對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對此肯定會有所抵觸。要變企業的被動減排為主動減排,甚至讓企業在減排中有利可圖,就必須通過排污權有償獲取和交易制度的改革來實現。
新華網友:用政府的行政手段解決節能減排問題,取得的效果可能是一時的、被動的。建議新的節約能源法里寫入有利于節能的消費稅政策,引導消費者購買節能環保的產品和住宅。國家還可以用公共財政建立節能基金,補貼激勵節能產品的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