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國·國際城市建筑可再生能源運用研討會在深圳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設中規模化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已超過100萬平方米。目前全市共有32個項目列入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示范工程計劃,涉及建筑面積430萬平方米,投資額將高達130億元。
中國建筑學會理事長宋春華表示,深圳在發展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的運用以及節能減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顯著,因此,本屆中國·國際城市建筑可再生能源運用研討會選擇了在深圳召開。
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長呂銳鋒在致辭中提到,深圳沒有一次性能源,煤、油、氣全靠外運,2006年以來,外購電力已超過全市電力消費總量的50%。與此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深圳能源需求大幅增長。以電力為例,2000年以來,電力負荷年均增長16.0%,用電量年均增長16.9%。深圳建筑物總用電負荷占全市電力負荷的43%以上,并且還有不斷增大的趨勢,建筑物用電增長已成為推動電力需求急速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深圳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年太陽輻射約合1451千瓦時/平方米,從理論上講,全市陸地表面每年接受太陽能輻射量約合3萬億千瓦時,足以滿足深圳實現可持續發展對能源的需求。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太陽能,是以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
呂銳鋒表示,今后深圳要加快推進城市建筑可再生能源規;瘧。完善可再生能源應用經濟激勵政策體系,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監管體系建設,同時,加大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應用技術研究支持力度,重點突破既有建筑太陽能改造應用技術和高層建筑太陽能應用技術。
據了解,近年來深圳一直致力于探索可再生能源在城市中的應用,建設了國內首套光伏幕墻發電系統(方大大廈),國內首座兆瓦級電站(園博園),國內首套墻面太陽能熱水系統(梅山苑),在政府安置房、廉租房的建設中規模化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超過100萬平方米,目前全市共有32個項目列入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示范工程計劃,涉及建筑面積430萬平方米,投資額130億元,其中有11個為國家級示范項目。這些實踐工程的推進為深圳市可再生能源在城市的應用奠定了一定的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