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關鍵一年,務必增強緊迫感,加大攻堅力度,力求取得更大成效。”
——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
山西是能源產出大省,同時也是能源消耗大省,還未擺脫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兩高一資”項目增速迅猛的發展狀況,因此,節能減排壓力更大、任務更重。
面對這樣的壓力和重任,山西今年如何順利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山西代表紛紛獻計獻策,“一定要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持久戰,讓三晉大地有更多的藍天、碧水、青山、綠地!”
淘汰落后產能發展循環經濟
節能減排首要一條就是必須繼續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為優質產業發展騰出空間。
所謂“浴火重生鳳凰飛”,來自晉城的王茂設代表說,對于那些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如鋼鐵、電力、焦炭等行業,不能舍不得眼前一時的經濟利益,一定要盡快淘汰落后生產設備和工藝裝置。應當建立淘汰落后產能退出機制,按照省里要求,各市縣按屬地管理原則,列出淘汰取締占工業生產值10%的落后產能的企業名單,并排出時間表,制定淘汰落后產能年度工作方案,將淘汰任務細化落實到每一個關停淘汰企業及其具體設備,確保按時完成淘汰任務。
目前,山西被列入國家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省,這為我們提供了良好時機。代表們認為,要鼓勵和支持發展循環經濟,抓緊編制出臺全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王茂設代表說,要以循環經濟的理念重新審視和完善經濟社會發展思路和規劃,把循環經濟的理念貫穿到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各個環節,在企業、園區、社區、縣域等各個層次著力推進,建立資源循環利用體系,使傳統廢棄物轉化為新的寶貴資源,把資源環境壓力轉化為新的發展動力。韓長安代表說,要在社會生產、建設、流通、消費的各個領域,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各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此外,代表們普遍認為,要在山西這樣產業結構比較獨特的省份發展循環經濟必須多管齊下,采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予以推進,特別需要針對性更強、重點更突出、手段更具體的地方立法支撐,并以細化完善政府資金投入、稅收、收費、價格、電力、運力、信貸等政策為重點,建立健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為全面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推進兩大工程完善獎懲機制
建設生態文明對山西這樣一個資源型省份有著特殊的重要性和極強的針對性,必須在節能減排上下功夫,在去污增綠上見成效,在補償生態建設的欠賬上下功夫,讓建設生態文明成為全省人民的共同行動。
連日來,代表們達成這樣的共識。大家認為,要扎實推進“藍天碧水工程”和造林綠化工程等重點工程建設,解決好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面臨的問題。
王茂設代表認為,推進“藍天碧水工程”,要重點抓好煤電廠脫硫改造、污水處理廠、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等工作,并啟動城市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工作,對未建成污染防治設施、不能實現污染物排放全面達標的工業企業,一律予以關閉。
身為省林業廳黨組書記,耿懷英代表說,今年要全面推進造林綠化工程,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在繼續抓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的同時,高標準推進我省省級造林綠化工程,加快實施“身邊增綠”等六大工程,重點推進交通沿線荒山綠化工程建設。同時,加快建設林業種苗、中幼林撫育、封山禁牧、森林管護等林業服務支撐體系,推進生態修復。
在推進兩大工程的同時,還要不斷完善節能減排的獎懲機制。韓長安代表說,要在全省推行企業能耗排污在線監測技術設施,特別要對冶金、電力、化工、建材、建筑等重點能耗行業及年耗萬噸標準煤以上企業實行全方位監控。在此基礎上,從約束和激勵兩個方面不斷完善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實行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問責制、區域限批制等,把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作為檢驗經濟發展成效的重要標準。
減少生活能耗環保人人有責
“節能減排、環境保護人人有責。”梁衡代表說,目前,山西省關于降低工業能耗已經拿出不少切實可行的辦法,但是,對于生活中的能源浪費現象卻沒有足夠重視。
梁衡代表認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大量浪費能源現象,如:商場、賓館的空調溫度,總是冬天進去想穿短袖,夏天進去想披毛衣;很多寫字樓為了防曬玻璃都貼了膜,白天、晚上都開著燈,消耗不少電力資源……一點一滴積累起來是非?捎^的!因此必須重視減少生活能耗。
王茂設代表認為,要讓節能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可以從制度上進行約束,如:實行居民供熱、供氣、供水、供電分戶計量和收費制度,把節能減排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
節能環保必須成為全民行動,每個人都應該投身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韓長安代表說,要在全社會樹立節約意識,倡導節約文化,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資源節約活動,積極創建節約型城市、節約型政府、節約型企業、節約型社區。
正如溫家寶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說的那樣:“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要一代一代人持之以恒地進行下去,讓我們的祖國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