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上;瘜W工業區獲悉,隨著百聯集團所屬上海燃料浦東有限公司油庫項目獲批,上;^吸引項目投資已累計突破100億美元,迎來了開發建設的重要里程碑。
100億美元項目落戶,標志著昔日杭州灣北岸的荒灘已迅速崛起為世界著名跨國化工公司和國內大型骨干石化企業安居樂業的新天地。100億美元項目的建設,不僅夯實了一座新興石化生產基地的世界級能量,也體現了一個新型產業區域對城市經濟結構優化的貢獻,更豐富了一代新穎石化產品日益旺盛的供求。
創新開發理念,探索招商新路
招什么商?引什么資?是化工區瞄準世界級石化生產基地建設目標時需要回答的關鍵問題。
建園伊始,化工區放眼世界、面向全國,緊緊抓住世界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學習借鑒世界著名化工區的成功做法并且結合我國20多年開發區的發展經驗,創造性地提出五個“一體化”的開發理念,確立了園區以產品鏈招商為核心、公用配套為基礎、環境保護為前提、管理服務為紐帶的開發格局,并實現招商工作的快速啟動。
2001年5月化工區與德國拜耳公司簽訂涂料和聚氨酯項目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實現招商引資零的突破。同年9月,化工區成功吸引中英合資賽科90萬噸乙烯工程落戶,圈定產品鏈龍頭。緊接著英國璐彩特MMA項目、德國巴斯夫聚四氫呋喃項目、美國亨斯曼與華誼等合資的上海聯合異氰酸酯項目也相繼入區,化工區由此掀起產品鏈招商的第一輪高潮。
2001至
2002年,化工區先后以34.19億美元與36.96億美元項目投資連續兩年占據全市引資總額的半壁江山。外商獨資和合資企業蜂擁而入的同時,化工區以促進全市化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己任,大力支持國有化工企業向園區集中,積極創造條件吸引骨干國企加盟產品鏈布局。
2004年3月,天原集團華勝公司燒堿和二氯乙烷項目在區內開工,擔負起既消化賽科乙烯項目成品,又向巴斯夫、拜耳等項目提供氯氣的承上啟下重任。同年年底,華誼精細化工基地破土,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項目登陸化工區發展。高橋石化在已建20萬噸/年苯酚丙酮項目的基礎上,又同時興建20萬噸/年ABS、10萬噸/年溶聚丁苯橡膠項目,成為龍頭項目的重要合作伙伴。
目前,上述一期項目均已穩居產品鏈一環投產運行,上下游企業產品、副產品和廢棄物的互換互供,使區內產品之間的關聯度達到80%以上,化工區已分別形成了以乙烯為主導的和以氯氣為核心的兩條骨干產品鏈。
堅持節能減排,轉變引資模式
規模大、投資高的項目就一定能入區發展嗎?作為全國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工業區之一和上海市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化工區以婉拒高能耗的鈦白粉、多晶硅項目的實際行動,表明了嚴格源頭把關,發展綠色化工的決心。
化工區招商最為關注的是項目的質量,始終堅持節能降耗、環境友好的原則,并通過設立高標準的項目準入條件和實行嚴格的項目審核制度加以貫徹落實。從企業填表自述項目能耗、產值等情況,到不同職能部門逐一進行評審,招商項目需要滿足符合產業發展方向、集約用地、規劃優化、技術先進、能耗節約、效益良好、產品適市等一系列要求。
僅以綜合能耗為例,通過對國內外石油化工行業的能耗分析,化工區確定了0.5噸標煤/萬元指標作為控制目標,即:凡進入園區的投資項目,其綜合能耗要求在0.5噸標煤/萬元以下。要素門檻提高,真正優質的項目過關斬將留了下來,催生一批世界級規模的生產裝置在化工區拔地而起,全球最先進的化工生產工藝在項目建設中大顯身手,業內最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在生產運行中站崗放哨。其中,拜耳一體化基地項目采用了該集團最好的技術,各類裝置的水循環利用高于95%,最新開發的氣相生產工藝可使TDI產品單耗削減60%;賽科公司的烯烴裝置熱能利用率高達94%,每噸產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卻低于其英美同類工廠。
清潔生產、節能環保已成為區內不同企業不同項目的共同標識,為化工區實現工業園區的經濟發展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模式的轉變奠定基礎。以2006年為例,上;^銷售收入完成355億元,實現生產總值315億元,在產值與同期相比翻番的情況下,產值能耗控制在0.30噸/萬元左右,僅為上海市同行業的35%、全國同行業能耗的25%。預計2007年整個園區的銷售收入可望再擴大1/3,而單位產值能耗將會繼續減少和優化。
目前,在引進的百億美元投資項目中,環保概算已占總投資的12%左右;^在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能耗、排污得到了有效控制,達到生產與生態的平衡。
促進后續項目,保持發展勢頭
站在100億美元項目落戶的歷史高度和嶄新起點,化工區新一輪招商如何推進?積累后備項目、積蓄發展后勁成為工作的重中之重。
放眼長遠,化工區將全力以赴推進總投資達42億美元的煉化一體化項目盡早獲批動工,確立新一輪發展龍頭,為產品鏈延伸招商爭取原料供應優勢。狠抓當前,化工區通過定期進行項目梳理、定員負責客戶跟蹤、定向提供配套服務,積極爭取在談項目盡快落戶啟動建設。目前,三菱瓦斯PC、百聯油庫、華誼ABS、3M百潔布等項目已進入環評階段,上述項目將成為明年開工建設的主力。陶氏化學和英威達公司已分別與化工區簽訂土地預留合同,明確在區內建設大型環氧產品項目及己二腈、己二胺、尼龍6,6中間體和聚合物生產基地。兩大美國企業的聚首,不僅使化工區形成歐美化工巨頭同臺競技的多元發展格局,且為園區保持投入產出連年遞增注入強勁動力。
在不斷吸納優質新項目,完善產品鏈建設的同時,化工區進一步營造良好投資環境,努力促進已落戶企業增資擴股。由于一期項目的如期建成后不僅投產順利,而且效益凸現、訂單踴躍,極大地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已落戶企業紛紛邁出增資擴股、滾動開發的步伐。
德固賽特種化學(上海)有限公司在一鼓作氣完成聚酯、色漿等三期項目建設后,投資總額猛增4倍多,并于今年9月啟動四期甲基丙烯酸酯一體化項目的奠基儀式。拜耳一體化基地頻頻出手,涂料公司3萬噸/年HDI項目08年將擴建到5萬噸;聚合物公司10萬噸/年PC項目已經開始進行20萬噸年生產能力的擴建;聚氨酯公司根據全球市場變化,擬通過技術改進和提升效率,將原定的23萬噸/年MDI和15萬噸/年TDI產能進一步放大,項目總投資也將隨之直線上升。
主體項目的增資擴容引發配套項目的同步擴展,天原華勝公司為確保對拜耳的氯氣供應,在原有30萬噸/年燒堿生產能力的基礎上又新建15萬噸燒堿項目;華林工業氣體二期擴建緊張進行,竣工后可滿足拜耳對一氧化碳和氫氣的增量需求。孚寶公司擬定了液體化工碼頭二期工程計劃,擴建引橋、管架,增設泊位、儲罐,滿足日益繁忙的接卸、倉儲需要。
新項目有序推進、不斷不缺,老項目梅開幾度、“滾雪球”發展,化工區招商工作正朝著市場引導、政策選資、服務促進的良性循環方向深入展開,并將為園區早日實現兩個基地建設目標,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提供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