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完成節能指標,有一個月我們工段160多人被罰了4.6萬元,我是組長被罰了900多元。”太原鋼鐵(集團)公司(簡稱太鋼)煉鋼廠4號高爐爐前班組長祁虎栓說,“剛開始大家想不通,后來大家的觀念慢慢轉變過來了,‘省下的就是掙下的’,節能降耗不但能增加自己的收入,還能給企業和國家創造財富。”
2007年8月,祁虎栓所在的工段因為完成了節能指標,得到了12萬元的節能獎勵,祁虎栓則領到了700元獎金。
有獎有罰的能源經濟責任制考核,是太鋼推行能源三級管理的一個“縮影”。它將節能降耗與每位員工經濟收入掛上了鉤:能耗降了公司獎勵,能耗超過指標則被罰款。這一激勵政策,極大調動了各單位和全員節能降耗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太鋼能源環保部部長郭俊才介紹說,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公司就成立了節能委員會,全面負責節能工作的監督管理,能源主管部門則負責全公司的日常節能管理,形成能源一級管理網;公司各二級單位設節能領導小組,由單位一把手任組長,下設能源管理員,組成了能源二級管理網;而工段、作業區設有兼職節能員,組成能源三級管理網。這樣,從公司到班組,從領導到員工,太鋼就建立起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三級能源管理網。
將能源指標納入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是太鋼落實節能目標責任制的主要手段。每年從8月開始,公司將來年的能源指標以責任制的方式層層分解,落實到二級廠、工段,與各單位的成本、收入掛鉤,一級抓一級,逐級考核。
為使節能降耗有的放矢,太鋼專門成立了對標管理辦公室,能源對標指標是其重要部分。2006年,太鋼設立公司級能源指標7項,廠級對標指標18項,2007年又確定了公司級指標10項,廠級指標18項。有了目標,看到差距,太鋼便圍繞關鍵指標組織力量攻關,推動節能技術和節能管理進步。目前,太鋼能耗對標指標中的萬元產值能耗指標,在全行業排名第一,另有四項指標進入行業前三名,其余指標均超過行業平均水平。
為加強能源管理,2005年,太鋼出臺并實施了《能源經濟責任制》,作為能耗成本考核之外的又一節能激勵機制。2005年和2006年,太鋼累計發出節能獎2734萬元,罰款120多萬元,今年上半年獎勵1388萬余元,罰款200多萬元。
如今,太鋼能源三級管理網“管”出了節能減排的動力和成績。2007年上半年,太鋼的萬元產值能耗(現價)由去年的1.05噸標煤/萬元降為0.84噸標煤/萬元,噸鋼新水消耗由去年的6.49噸降為4.59噸,噸鋼COD排放量由去年的0.12公斤下降為0.064公斤,噸鋼粉塵排放量則由去年的0.705公斤降為0.468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