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環保局對沿渭河5市22縣區的12條干支河流斷面、15家重點排污企業進行了抽查。通過對31個水樣的檢測分析表明,經過幾年來的綜合治理,渭河水質正在逐漸變好。
渭河被譽為陜西人民的母親河,但沿岸排入的污水和水資源的過度開發,導致渭河逐漸喪失了水域功能。2006年,陜西省政府決定省級財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5億元資金,啟動渭河治理規劃。
為從源頭控制污染,陜西省政府去年關閉了56家不符合環保排放標準與產業政策的造紙企業,今年將繼續關停、轉產一批不符合環保排放標準的造紙企業。此外,小火電、電石等高污染、高排放行業也將全部關閉淘汰。今年7月1日起,排污許可證制度將在省內全面推行,禁止無證排污及超標、超總量排污。
陜西省還通過出臺開征污水處理費政策為渭河流域污水處理產業化提供條件。流域內的咸陽市、楊凌示范區分別以BOT、TOT模式建設污水處理廠,探索出了一條企業建廠、政府建網、市民付費、政府監管、市場運營的污水處理路子。
一項投資2000萬元、旨在對渭河濕地資源進行保護的建設項目日前正式啟動,該項目位于咸陽市市區境內的渭河濕地內,總面積2.3萬畝。咸陽市市長千軍昌說,咸陽將通過保護渭河濕地這一方式,穩步推進退耕還河、還灘,以恢復渭河昔日的自然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