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佳木斯市把節能減排作為當前加強宏觀調控的重點,作為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為貫徹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擺在突出位置,多措并舉,確保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一是建立了政府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和問責機制。按照省政府下達的總量控制指標,結合佳木斯實際,制定出臺了《總量控制分解實施方案》,將各項指標細化分解到各縣(市)及各排污企業,把節能減排指標完成情況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納入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體系,總量減排任務得到有效落實。對沒有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的排污企業,強制實行清潔生產審核,目前已組織對7家排污企業進行了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為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實施工業污染治理,實現節能減排。通過加大對工業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對排污不達標的排污企業實施了停產治理,使地區污染總量明顯削減,如,佳木斯市金龍集團湯原紙業有限公司廢水處理及中水回用工程預計8月份建成并投入運行,該工程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每年可減少COD排放量
10950噸、BOD排放量2190噸,二氧化硫排放量11498噸。
三是加快調整和淘汰劣勢企業、產品、各落后工藝,實現節能減排。按照
“上大壓小”的產業調整政策,果斷關停二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通過關閉大唐集團公司佳木斯第二發電廠,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1088噸,削減煙塵排放量641噸,削減化學需氧量排放量2.6噸。天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蓮江口造紙廠屬于規模低于行業標準,且污染嚴重、工藝落后的“十五小”企業,通過對該企業的關停每年可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40噸,削減煙塵排放量14噸,削減COD排放量600噸。
四是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節能減排。在強化工業污染治理的同時,佳木斯市對符合循環經濟理念的資源再利用型企業給予了政策扶持,將其作為全市環境污染整治和環保創模的重中之重,優先安排,市政府集中一部分資金給以補貼,加快了節能減排的治污步伐,如政府扶持建成的佳木斯黑龍農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廢水治理及中水回用工程,由于該工程采用了酚回收利用工藝,每年可回收酸酚油676噸;正在建設中的黑龍江賽瑞集團有限公司廢水處理及中水回用工程,由于可實現中水回用,預計每年可節約用水中水回用24萬噸。
五是實施監督管理,實現節能減排。通過嚴把新污染源的準入關,叫停了不符合產業政策、污染嚴重的新建項目,上半年對設計不合理和污染物排放得不到合理控制的20噸電解鋁項目、20萬噸紙漿等7大預建項目依法叫停。
六是抓好城市環;A建設,實現節能減排。投資1.74億元,建成了佳木斯東郊污水處理廠,使全市50%的生活污水得到處理,實現達標排放,該工程的建成投入使用,每年可削減COD排放量5940噸,氨氮876噸。
七是搭建環保信息平臺,為企業污染治理提供技術支撐。為了使排污企業選擇到適合本企業特點,并且工藝較為先進的污染治理技術,于2007年5月組織召開了環境保護治理技術及環保產品推介會,邀請國內在污水治理領域技術先進的環保治理企業和環保專家給佳木斯涉水企業“把脈會診”,為加快污染治理的進程,實現節能減排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八是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為使全社會充分認識到節能減排
是中央站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從全國人民根本利益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佳木斯市強化環境宣傳教育為突破口,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加大節能減排的宣傳力度,與體式佳木斯日報聯會創辦了全國第一張地方環境宣傳報――《人與自然》周刊,在佳木斯電視臺新聞欄目開辟了每周一期的《環保新視窗》節目,著力宣傳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報道污染治理進程,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節約資源意識、擴大公眾的參與,形成了社會倡導和監督的節能減排的氛圍。
八項節能減排措施的實施,使佳木斯的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僅2007年1-6月份就削減COD排放量4201.2噸、氨氮438噸、二氧化硫7825.3噸、煙塵663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