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三十六個世界環境日,我國將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確定為“污染減排與環境友好型社會”,旨在宣傳節能減排、促進公眾參與、營造工作氛圍,培養公眾綠色生活習慣,從而為節能減排、全面提升環境質量打下基礎。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工作,把節能減排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把減排指標列入各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以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為抓手,以污染物總量控制為主線,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節能、節水、能源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取得顯著成效。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節能減排工作存在的問題。因此,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各部門、各企業要把節能減排工作作為當前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為貫徹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一是統一思想,加強領導。把政府履行職責作為關鍵,把各相關部門加強執法監督作為有力手段,把各企業作為執行主體,正確處理經濟增長和節能減排的關系,保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是落實責任,協調配合。建立健全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強化目標考核,建立獎罰機制。各部門要密切協調配合,形成節能減排工作合力。
三是強化監管,嚴格標準。加大產業結構調控力度,淘汰落后產能,穩步推進排污許可證制度,嚴格執行能耗和環保標準,加強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有效監控,從源頭上杜絕污染。要強化執法監督管理,保證不折不扣地完成好本地區的減排任務。
四是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大對節能減排的投入,制定和完善對循環經濟、環境保護及節能減排技術項目的價格、收費、稅收、財政、金融等優惠政策,促進企業節約能源、治理污染、保護環境。要提高科技水平,加速節能減排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實用技術的推廣,推進節能減排。
五是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各級黨委政府要借助新聞媒體,利用各種形式,擴大宣傳,在全社會倡導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風尚,為推進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