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活性污泥法 >> 

活性污泥法運行中的異,F象及其防止措施

時間:2006-11-03 來源: 作者:

    在運行中,有時會出現異常情況,使污泥隨二沉池出水流失,處理效果降低。下面介紹運行中可能出現的幾種主要異常現象及其防止措施。
1、污泥膨脹
    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含水率一般在99%左右。當污泥變質時,污泥就不易沉降,含水率上升,體積膨脹,澄清液減少,這種現象叫污泥膨脹。污泥膨脹主要是大量絲狀菌(特別是球衣菌)在
污泥內繁殖,使污泥松散、密度降低所致。其次,真菌的繁殖也會引起污泥膨脹,也有由于污泥中結合水異常增多導致污泥膨脹;钚晕勰嗟闹黧w是菌膠團。與菌膠團比較,絲狀菌和真菌生長時需較多的碳素,對氮、磷的要求則
較低。它們對氧的要求也和菌膠團不同,菌膠團要求較多的氧(至少0.5mg/L)才能很好地生長,而真菌和絲菌(如球衣球)在低于0.1mg/L的微氧環境中,才能較好地生長。所以在供氧不足時,菌膠團將減少,
絲狀菌、真菌則大量繁殖。對于毒物的抵抗力,絲狀細菌和菌膠團也有差別,如對氯的抵抗力,絲狀菌不及菌膠團。菌膠團生長適宜的pH值范圍在6-8,而真菌則在pH值等于4.5-6.5之間生長良好,所以pH值
稍低時,菌膠團生長受到抑制,而真菌的數量則可能大大增加。根據上海城市污水廠經驗,水溫也是影響污泥膨脹的重要因素。絲狀菌在高溫季節(水溫在25攝氏度以上)宜于生長繁殖,可引起污泥膨脹。因
此,污水中如碳水化合物較多,溶解氧不足,缺乏氮、磷等養料,水溫高或pH值較低情況下,均易引起污泥膨脹。此外,超負荷、污泥齡過長或有機物濃度梯度小等,也會引起污泥膨脹。排泥不暢則引起結
合水性污泥膨脹。
    由此可見,為防止污泥膨脹后,解決的辦法可針對引起膨脹的原因采取措施。如缺氧、水溫高等加大曝氣量,或降低水溫,減輕負荷,或適當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減少等;如污泥負荷率過高,可適當提
高MLSS值,以調整負荷,必要時還要停止進水“悶曝”一段時間;如缺氮、磷等養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等成分;如pH值過低,可投加石灰等調節pH;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鐵,促進凝聚,剌激菌膠團生長,也可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按干污泥的0。3%-0。6投加),抑制絲狀繁殖,特別
能控制結合水污泥膨脹。此外,投加石棉粉末、硅藻土、粘土等物質也有一定效果。
    污泥膨脹是活性污泥法處理裝置運行中的一個較難解決的問題,污泥膨脹的原因很多,甚至有些原因
    還未認識,尚待研究,以上介紹只是污泥膨脹的一般原因及其處理措施,供參考。
2、污泥解體
    處理水質渾濁、污泥絮凝體微細化,處理效果變壞等則是污泥解體現象。導致這種異,F象的原因有運行中的問題,也有由于污水中混入了有毒物質所致。
運行不當(如曝氣過量),會使活性污泥生物營養的平衡遭到破壞,使微生物量減少且失去活性,吸附能力降低,絮凝體縮小質密,一部分則成為不易沉淀的羽毛狀污泥,處理水質混濁,SV%值降低等。當污水中存在有毒物質時,微生物會受到抑制傷害,凈化能力下降,或完全停止,從而使污泥失去活性。一般可通過顯微鏡觀察來判別產生的原因。當鑒別出是運行方面的問題時,應對污水量、回流污泥量、空氣量和排泥狀態以及SV%、MLSS、DO、NS5等多項指標進行檢查,加以調整。當確定是污水中混入有毒物質時,應考慮這是新的工業廢水混入的結果,需查明來源,責成其按國家排放標準加以局處理。
3、污泥脫氮(反硝化)
    污泥在二沉池呈塊狀上浮的現象,并不是由于腐敗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在曝氣池內污泥齡過長,硝化過程進行充分(N03>5mg/L),在沉淀池內產生反硝化,硝酸鹽的氧被利用,氮即呈氣體脫出附于污泥上,從而比重降低,整塊上浮。所謂反硝化是指硝酸鹽被反硝化菌還原成氨或氮的作用。反硝化作用一般溶解氧低于0.5mg/L時發生。試驗表明,如果讓硝酸鹽含量高的混合液靜止沉淀,在開始的30-90mm左右污泥可以沉淀得很好,但不久就可以看到,由于反硝化作用所產生的氮氣,在泥中形成小氣泡,使污泥整塊地浮至水面。在做污泥沉降比試驗,只檢查污泥30mm的沉降性能。因此,往往會忽視污泥的反硝化作用。這是在活性污泥法的運行中應當注意的現象,為防止這一異,F象的發生,應采取增加污泥回流量或及時排除剩余污泥,或降低混合液污泥濃度,縮短污泥齡和降低溶解氧濃度等措施,使之不進行到硝化階段。
4、污泥腐化
    在二沉池有可能由于污泥長期滯留而進行厭氣發酵,生成氣體(H2S、CH4等),從而發生大塊污泥上浮的現象。它與污泥脫氮上浮所不同的是,污泥腐敗變黑,產生惡臭。此時也不是全部污泥上浮,大部分污泥都是正常地排出或回流,只有沉積在死角長期滯留的污泥才腐化上浮。防止的措施有:(1)安設不使污泥外溢的浮渣設備;(2)消除沉淀池的死角;(3)加大池底坡度或改進池底刮泥設備,不使污泥滯留于池底。  
此外,如曝氣池內曝氣過度,使污泥攪拌過于激烈,生成大量小氣泡附聚于絮凝體上,也容易產生這種現象。防止措施是將供氣控制在攪拌所需的限度內,而脂肪和油則應在進入曝氣池之前加以去除。
5、泡沫問題
    曝氣池中產生泡沫的主要原因是,污水中含有大量合成洗滌劑或其他起泡物質。泡沫會生產操作帶來一定困難,如影響操作環境,帶走大量污泥。當采用機械曝氣時,還會影響葉輪的充氧能力。消除泡沫的措施有:分段注水以提高混合液濃度;進行噴水或投加除沫劑等。據國外一些城市污水廠的報道,消泡劑(如機油、煤油等)用量約為0.5-1.5mg/l。過多的油類物質將污染水體,因此,為了節約油的用量和減少油類進入水體污染水質,應盡量少投加油類物質。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活性污泥法運行中的異,F象及其防止措施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