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混合活性污泥(CMAS)法的基本組成包括曝氣池、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裝置等3個基本組成部分,如圖1-14所示。大部分采用CMAS工藝的廢水處理廠一般還都設置初沉池對廢水預處理,以去除廢水中的可沉固體。CMAS工藝應用了連續流攪拌池反應器的流動狀態,初沉池出水和回流污泥一起進入曝氣池并在其中完全混合,整個池中的有機負荷、底物濃度和需氧量相同,F/M比較低。應該合理選擇曝氣池的進水和出水點,以避免短路流使得未經處理或經部分處理的廢水流出。CMAS工藝的優點就是能夠抵抗在處理工業廢水時出現的沖擊負荷,操作相對比較簡單,但在有機底物濃度較低(例如F/M較低)時,容易引起絲狀菌的繁殖并導致污泥膨脹。
圖1-14 活性污泥工藝的基本組成(完全混合式)
CMAS工藝的曝氣池是活性污泥法的核心部分,是發生有機物的好氧生物氧化過程的反應器;二沉池用于對混合液進行固液分離,把混合液分成沉淀的生物固體與經處理后的廢水兩部分;污泥回流裝置是用于收集二次沉淀池的沉淀固體并將其部分回流到曝氣池的循環系統。許多工藝的結構都包含這幾個部分;钚晕勰喙に嚨囊粋重要特征就是所形成的絮狀、可沉淀活性污泥能在重力沉降池中被去除。
CMAS工藝中曝氣池的設計運行參數為:SRT=3~15
d;F/M=0.2~0.6 kgBOD/kgMLVSS×d;Nv=0.3~1.6 kgBOD/m3×d; MLSS=1500~4000
mg/L;總HRT=3~5 h;RAS占進水平均流量的25%~100%,就硝化反應而言,還可以增加25%~50%。
如果將2~4個曝氣池串聯或者曝氣池中加設隔板、有意形成數個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段并串聯運行,便形成了串聯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工藝(圖1-15)。就相同的反應器容積而言,多個串聯的反應器比單個的完全混合反應器處理效果好,或者處理能力更大。
圖1-15
串聯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工藝
為了合理設計串聯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工藝,需要確定需氧量的分配情況。對于4段串聯的活性污泥工藝來講,從首段至末段的耗氧量可能分別占總耗氧量的40%、30%、20%和10%。設計時可以首先計算出整個系統中的總需氧量,然后按照上述的比例分配,再計算出各段相應的需氧量。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