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長沙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八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與新技術設備博覽會”如期在湖南長沙舉行,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專家匯聚一堂,圍繞“治理水污染,保障水安全,恢復水生態”主題進行行業探討。會議期間,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對浙江大學教授金元歡教授進行了采訪。金元歡教授現任浙江大學環境與發展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原生態設計研究、水景設計與治理專業研究20余年,并創立了“nars自然水景系統”創立人,是原生態規劃設計的創導者和倡導者。
nars水景系統是綜合了各種方法的一種綜合治理技術。金教授認為,自然界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要營造這樣一個類似于自然水體的景觀,較為科學的方法應采用綜合治理的辦法——nars自然水景技術即自然水景重建系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景觀水體問題,營造出長期清澈美麗生動的自然水景。
長期清澈秀美的nars自然水景(治理后實景圖片)
金元歡:人工濕地工藝經過國內外多年來的改進和發展,應該說在污染物去除機理以及建造技術上均趨于成熟。除了常規的污水水量與水質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幅員遼闊,橫跨幾個不同氣候帶,這對于生態化治理的人工濕地工藝而言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在不同的區域和氣候條件下,采用表面流還是潛流,采用什么樣的植物搭配,在設計中都是有些講究。當然,管理手段也是人工濕地系統日常運營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一個好的人工濕地作品,必然是兼顧工藝設計和運營管理以及景觀效果的。
金元歡:總體上來說農村地區采用人工濕地工藝凈化水質的成功案例還是較為多見的。鑒于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如經費限制、排污分散、管網系統不完善等,推廣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尚有一定的實際困難,在短期內難以實現。人工濕地、土地滲濾等生態化技術相對而言具有成本低、規模小、便于低濃度污水就地處置等優勢,科研工作者應該充分發揮生態治理手段的優勢,對工藝進行因地制宜的改進,以便其能在我國農村地區具有更廣闊的發揮空間。
金元歡:首先,我認為這應當成為未來生態城市建設的發展方向之一。其次,這種理念能否在當地順利推行,尚取決于地方上的實際情況與居民的需求。對于大型、特大型城市而言,其日污水處理量巨大,且污染物種類繁多,這就需要多種大型集中式的污水處理廠協同作用才能解決,在這種情況下污水處理能力應當是首先考慮的要務,因此污水的景觀處理無法完全替代傳統設施。而對于中小型城市以及農村地區,可以結合當地實際規劃情況開展景觀化污水處理,城鄉居民的理念差異可能會導致一定分歧,在有條件的地區進行試點工作是不錯的選擇。
金元歡:最大的問題是人的問題。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是推行低碳生態,包括水環境治理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之一。換句話說,富裕發達地區更多地考慮自身對環境的實際需求,因此對解決環境問題懷有較高的熱情;而欠發達地區對經濟發展的需求可能比環境治理更迫切。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