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會議專題 >> 嘉興水會 >>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會長李振東發表重要講話

時間:2011-06-08 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作者:

第二,水廠現行處理工藝不適應國家新的水質標準。

絕大部分城鎮地表水的水廠是在現行水質標準頒布之前設計建造的,其水處理工藝改造任務很重。根據對全國設市城市和縣城現有公共水廠的普查,在地表水廠中,常規處理工藝的占98%,具有深度處理工藝的僅為2%;在地下水廠中,簡單消毒和直接供水的占91%。目前水源污染嚴重,水中有毒有害物質的種類和含量不斷增加,常規處理工藝難以凈化處理這些污染物。

第三,應急供水體系不完善。

近年來,我們遇到了極為頻繁的水污染突發事件,遭遇到從來沒有遭遇過的突發性重大自然災害,這就考驗著我們的應急供水保障組織機制、應急技術、應急對策、應急工程措施。目前的城鎮供水應急體系還難以有效應對頻發的水源污染、自然災害等突發性事件。全國統一的專業性應急物資的儲備、管理制度尚未建立,應對重大事故的應急能力不足;水質應急監測預警能力弱、水廠應急保障能力差;專業性應急隊伍建設滯后,達不到快速響應和及時供水的應急需求。

第四,供水設施發展不平衡。

區域發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區城市用水普及率(用水人口/城區人口)明顯低于東部?h鎮供水設施發展相對滯后,供水普及率比城市平均低11個百分點,有36%的縣城存在設施建設不足問題;建制鎮供水設施短缺問題更加突出,還有大量臨時簡易供水設施供水。

第五,水質監測能力十分薄弱。

按有關標準規范要求,所有水廠都應具備日常質量控制的10項指標檢測能力。但設市城市和縣城現有的公共水廠中達到要求的僅占22%,無任何檢測條件的占45%。其他建制鎮的水廠檢測能力更加落后,供水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缺乏必要的保障條件。

全國城鎮供水水質監測網的42監測站中,僅有28個國家站具備水質標準要求的106項指標監測能力,水質督察的技術支撐能力嚴重不足?傮w上,目前的水質監測能力遠不能滿足飲用水標準關于水質監測指標及頻率的要求和水質督察工作的需要。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7 >>] 下一頁 共7頁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